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掩護民進黨選舉幕後分贓 臺“獨派大佬”策劃另起山頭

2015年07月03日 08:5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民進黨的歸民進黨,臺獨的歸臺獨黨”,島內媒體2日報道稱,多名“獨派”大佬出走籌建一個新的“臺獨黨”——“臺灣獨立行動黨”,牽頭者稱不滿民進黨在“臺獨”議題上模糊、日趨“國民黨化”。該消息在島內政壇投下震撼彈,“臺灣獨立行動黨”會拆民進黨的臺嗎?綠營內部會因此分化嗎?但多名專家2日對《環球時報》分析説,這是“急統”勢力通過一些激進做法來“掩護”蔡英文,讓她看起來站到“中間道路”,以騙取中間選民的信任。

  據親綠的《自由時報》2日報道,因不滿民進黨對臺灣“主權”問題模糊、日趨“國民黨化”,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吳澧培及秘書長陳師孟等“臺獨”大佬在親綠作家金恒煒的串連下,決定以“共同發起人”身份籌組“臺灣獨立行動黨”,鼓吹“臺獨建國”理念,並計劃推出“立委”參選人搶攻不分區席次。金恒煒透露,已同意擔任“臺灣獨立行動黨”發起人的還包括前“國策顧問”李喬,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前“環保署長”林俊義、前“新聞局長”謝志偉、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前華視總經理江霞等人。

  報道稱,暫時內定擔任“黨主席”的金恒煒已向“內政部”遞件申請新政黨成立。金恒煒稱,當前臺面上的政黨,包括民進黨、國民黨、“臺聯黨”、時代力量與社民黨等,沒有一個政黨把“臺灣獨立建國”當作政黨的主要求,“獨派”的票其實非常堅固,應該積極建構這一塊,而不是讓“獨派”的票四處分散。“現在民進黨要放棄臺獨這一塊,那臺獨建國我們來扛!”金恒煒還揚言,“臺獨是我們政黨的生命”,自稱有信心“立委”得票率突破5%,組黨定會成功。

  臺灣政黨林立,也存在“臺灣建國黨”“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等激進“臺獨”政黨,但這些政黨在島內的影響力很弱,有的已淪為不折不扣的“空氣黨”。至於這個新的“臺獨黨”,有島內評論稱,目前參與新政黨籌組的所謂“大佬”,在島內消沉已久,是被邊緣化的政治人物,已經沒什麼政治影響力,他們無非是借著選舉機會沽名釣譽趁機賺一筆的跟風鬧事之輩。

  新的“臺獨”政黨與民進黨的競合關係引發外界關注。金恒煒稱,“將支援與我們理念最接近的總統候選人”,而目前“總統”參選人中蔡英文與新政黨的理念最接近,未來“民進黨的歸民進黨,臺獨的歸臺獨黨”,“臺灣獨立行動黨”將與民進黨“分進合擊,共創雙贏”。有島內分析稱,民進黨希望在兩岸論述上維持策略模糊,避免受擊,但或許過於精算,如今受到來自藍綠陣營的挑戰,更有“急獨派大佬”出走籌組新“臺獨黨”,“綠營正在被分化”,這顯示民進黨的模糊策略並未真正奏效,其選情或受到衝擊。

  2012年“大選”後,民進黨黨內要求調整兩岸政策、向中間靠攏的聲音不斷增強,但“急獨”勢力對此激烈反對。去年7月民進黨“全代會”期間,部分中評委聯署提出“凍結臺獨黨綱”等提案,引發“臺灣幸福國家連線”“臺灣國辦公室”等深綠團體成員在會場外高舉布條,高喊“臺獨黨綱,一寸不讓”。臺灣《中國時報》評論稱,面對中間選民不斷壯大,“臺獨神主牌”已經成為民進黨手中的“燙手山芋”,丟不得更吃不下,與“獨派”關係更成為擺在蔡英文面前的“最大考驗”。

  “獨派”大佬“出走”組新政黨,對民進黨來説真的是拆臺嗎?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2日對《環球時報》説,民進黨要選舉,不敢搞激進“臺獨”,而是搞“柔性臺獨”“和平臺獨”,這是一種策略性調整,因為選民不會接受激進“臺獨”。而激進勢力成立新政黨,並不是為了取代民進黨,而是某種意義上配合民進黨,由這些人提一些激進“臺獨”主張,來把蔡英文推向“中間道路”,有利於蔡英文吸引中間選民。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認為,這些激進勢力籌建“臺灣獨立行動黨”,能夠擴大綠營的基本盤,客觀上會有利於蔡英文的選情;另外,這幾個人都是“鐵桿臺獨”,他們這麼做也是為了個人的政治私利以及這些死硬分子的小團體利益。如果蔡英文上臺,他們要憑藉“臺獨”這部分“資源”跟蔡英文叫板,要一些政治上的安排,也就是分“勝選”後的蛋糕。

  倪永傑表示,民進黨現在還沒當選,“急獨”勢力就開始預謀“坐地分贓”,也可以看出,民進黨上臺後,肯定會給“臺獨”勢力創造很多機會,利用政權力量來搞“文化臺獨”“教育臺獨”,也會變相回饋曾經在選舉中“掩護”過民進黨的“急獨”勢力。如果“臺灣獨立行動黨”正式成立,那就有可能參與行政或立法選舉,分得一些席位,那“臺獨”的聲勢就會擴張,後果很嚴重。“臺獨”對臺灣民眾、兩岸關係及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都有巨大危害,走上“臺獨”之路,臺灣社會將不得安寧,兩岸也會緊張動蕩,現有的成果得而復失,這些危害都會由2300萬台灣民眾來埋單,所以我們勸臺灣民眾擦亮眼睛,選擇一個能確保臺灣地區和平穩定的政黨上臺。(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本報記者 畢方圓)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