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民進黨頻更地名 “去蔣化”愈演愈烈?

2015年05月08日 13:3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通過改名“去蔣化” 民進黨曾屢試不爽

  事實上,民進黨通過改名達到“去蔣化”目的,過去可謂屢試不爽。1996年,陳水扁還是臺北市長時就“牛刀小試”,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2006年,已是臺當局領導人的他,又將介壽館改名為“總統府”。

  2007年,陳水扁又加足馬力,在未獲“立法院”批准的情況下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並將門口牌樓“大中至正”匾額取下,改懸“自由廣場”。不過馬英九上臺後,又將該建築復名為“中正紀念堂”,但牌樓匾額題字仍維持“自由廣場”。

  此外,扁當局還在2006年將中正國際機場更名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臺灣某些勢力賣力推動“去蔣化”,表面上是反對威權政治、廢除個人崇拜,背後往往潛藏著“去中國化”的意圖,因為在他們眼中,蔣介石代表著“大中國”的意象。

  民進黨過去掌權時曾大力推動“去蔣化”,如今實現“地方包圍中央”,各地開始頻傳拆像、改名消息,若民進黨明年再奪得“中央”執政權,或掀起新一波“去蔣化”浪潮。(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