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媒:柯文哲只帶“榔頭”上任 看什麼都像釘子

2015年04月22日 09:35 來源:綜合臺海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東森新聞雲評論文章指出,“If your only tool is a hammer, then every problem looks like a nail.”這一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榔頭是你唯一的工具,那麼所有的問題看起來都像釘子。觀察柯P上任後處理市政的方式,你會深深的認同這句話的含義。

  柯P目前在處理市政,很像一個只帶了一把榔頭上工的工人。這個工人無論看到什麼,一切看起來都像釘子,先用榔頭敲三下再説。同樣的,萬一他相信工具箱裏只有一把榔頭,那麼無論他處理什麼事,他都會從榔頭的角度來思考。柯P一向慣於利用“反貪腐,反財團”等基本反對黨競選口號來表達他的訴求。這是他的“政治成見”,也是他的榔頭。他分析問題的出發點、終點都是以這個“榔頭”為座標。在他主持下,臺北市現正逐漸的陷入拿榔頭找釘子的競賽。

  這幾天,大巨蛋爭議越演越烈,為了安全疏散問題,臺北市府和遠雄集團鬥上臺面,市府揚言要拆蛋,“營建署”則呼籲雙方理性追求公共利益目標,儘速達成最佳解決方案。然而,柯P 18日卻在演講時,嘲諷大巨蛋讓馬英九的“清廉形象破功”、“這就是貪心”。他直言大巨蛋原始設計沒問題,但更改設計後,逃生路線少了“這就是貪心”、“這就是有問題”,還説當時市府和遠雄簽約時知道可以改約,就是問題所在。於是,他轉而痛批“大巨蛋案讓馬英九清廉招牌破功了,我都沒有講他壞話,我只是不斷解密,我只有解密,他就倒了。”這樣子的發言,將公共工程泛政治化,就是一個以榔頭到處找釘子的例證。

  巨蛋的興建始於李登輝。1993年,他為了配合臺北申請1998年亞運,提出在關渡興建大型室內體育運動場的構想。期間雖然經歷三位“總統”、四位市長,巨蛋一直是重要的建設。場址也因“凍省”的關係,早由關渡移回松煙現址。但能否如期在今年底完工,成為2017台北世大運的主會館,誰也沒有把握。諷刺的是,在同一期間雅典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北京的“鳥巢”、倫敦的“倫敦碗”都已相繼完成使用。

  柯P上任後,將所有的BOT案條件重新審查,矢言不讓財團繼續佔臺北市的便宜,執意改變前任同意的BOT合約。身為臺北市政府的新主人,柯P固然有權這麼做,只是這些談判是否應該由專業人員主導?現在只見柯P習慣性的把爭議的焦點,選擇性的轉移成對郝、馬兩屆的攻擊(未聞他對阿扁或李登輝有任何抱怨),不時親上火線,自比名嘴,恣意謾罵,繪聲繪影的指責前任貪腐無能。這就把原本專業可以理性處理的事情泛政治化了。原本兩邊可以冷靜協商的事情,都透過媒體放話,弄得輿情譁然,社會沸騰,這符合臺北市民原先的期望嗎?

  明顯的,柯P人馬意圖以自己做的安檢報告,拉高危機層次,質疑巨蛋的安全性,其目的只是要增加他們和建商談判的籌碼罷了。(按柯P自己的話説:遠雄可以提自己的方案,談判也沒有最後期限,否則就是攤牌了。)照説市府也不願見巨蛋無法如期完工。柯P也知道,如果巨蛋拆了,建商也會將臺北市告上法院,萬一市政府敗訴,這筆罰款就是全民買單。這是兩敗俱傷的壞選擇。

  自來在上位者都會兼聽納下,以免為偏信所惑,才能下情上達。柯P能在藍營票倉高票當選,天授人與,殊屬不易。若生驕逸之端,以謾罵官員,羞辱前任為能事,那麼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柯P的旺勢誰也説不準能持續多久。(綜合臺海網)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