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評論:誠信對臺灣政治人物意味著什麼?

2015年04月22日 09: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評論:誠信對臺灣政治人物意味著什麼?

   朱立倫

  馬英九曾經説過二百遍不選臺北市市長,最後還是參選,朱立倫雖然沒有説百遍不選2016,但至少也説了數十次不選,就是沒有人相信是真的,因此綠營説朱立倫是馬英九2.0,且藍營從菁英到支援者都認為朱立倫最終還是會選,可見“政客無誠信”深植民心。

  朱立倫上臺,對國民黨“立委”初選制度變革,丟出所謂考核制,就像初選前的預賽,至於第二階段,則照舊採取全民調。現任“立委”對這樣的改變卻認為,黨內初選只是徒具形式,黨中央的權力才是最終決定者。

  商鞅變法首要,就是取信於民!有一天早晨,他讓人在京城南門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桿,並告示:“誰把這根木桿扛到北門口,就賞十兩黃金。”圍觀者眾多,但都不相信此事當真,所以沒有人來扛這根木桿。到了下午,又貼一張公告:“誰把這個木桿扛到北門口,賞五十兩黃金。”這時,有一個人向前彎腰,把木桿扛起來,當那個人把木桿放在北門口,商鞅果然賞他五十兩黃金。“徙木立信”的示範作用,讓秦國變法順利進行,並讓秦國富強起來。

  民進黨的初選制度雖不盡完善,但公開透明,只要透過初選制度,就會被提名,不問背景,雖黨內競爭十分激烈,但初選結束勝敗者均接受此結果。

  朱立倫在一般的行程採訪中,甚至脫口説出:“我不參選2016,這樣可以嗎?”這是不是他正式宣佈退出角逐2016年的“大位”?黨內遲疑或支援者卻只解讀“這樣可以嗎?”並認為是情緒性發言,但對“我不參選2016”視若無睹。

  國民黨參與黨內初選者,重心均放在爭取黨中央關愛的眼神,過去馬家軍的子弟兵只好易主轉向,賣力演出“拱朱大戲”,更加碼來個“黃袍加身”。

  誠信對政治人物可以無價,也可能十分廉價,很多政治人物拿誠信換取一時的權威,當誠信變成一文不值時,政治人物的權威一戳即破。(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臺灣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洪耀南)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