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中韓FTA震撼臺灣 評論稱島內死掐致“噩夢成真”

2014年11月17日 10:39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何必死掐到噩夢成真?

  大陸舉辦APEC期間宣佈,與韓國完成FTA談判。此消息猶如震撼彈,猛烈地挑動了臺灣的經濟神經,臺北股市應聲下挫100多點,島內媒體形容這是臺灣最大的噩夢。

  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表示,中韓FTA談成,最多半年即可看到臺灣産業快速下滑的“蹺蹺板效應”。未來,一旦中、日、韓簽署FTA,臺灣地區將徹底被邊緣化。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則表示,大陸佔臺灣出口比重的46%,未來若韓國出口到大陸貨品零關稅,臺灣産業將直接被“打趴”。其他臺灣商界大佬也紛紛指出,兩岸ECFA不論是服貿或是貨貿都要“加速”,以讓臺灣翻轉而不是空轉,否則臺灣將在“閉鎖漩渦”裏徘徊不前。

  不過,也有不同聲音跳出來唱反調。有人説,陸韓FTA只相當於兩岸的ECFA,臺灣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跨過了這關;還有人拿競爭力、覆蓋率等數字算來算去,以證明臺灣無須擔憂現狀。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中國大陸與韓國達成FTA協議只是一項原則性共識,而且韓國還必須面對國會是否批准及農民團體抗爭等問題,勸馬英九與國民黨不要以此進行政治操作。

  那麼,大陸與韓國簽訂FTA,對臺灣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臺灣經濟學者計算出來的數據讓人一目了然——因為與韓國産業的重疊性高達七成,今後島內工業品將永久失去高達85億美元的訂單,尤其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産業所受衝擊最為嚴重,這些境外訂單很快就會被移轉到出口大陸免關稅的韓國。未來5年,臺灣經濟損失約6500億元 (新台幣,下同),GDP將減少0.5%,影響10萬人就業;未來10年,臺灣都無法再趕上韓國的經濟腳步。

  臺“行政院長”江宜樺13日出來告訴民眾,大陸與韓國完成FTA簽署是對臺灣經貿的重大警訊,當局並非是在恫嚇或欺瞞。目前,他十分憂心個別民間團體與媒體發出的誤導性言論。江宜樺指出,若認為臺灣可以先與其他經濟體簽署後,再與大陸簽署FTA,完全是一廂情願。

  臺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杜紫軍同日強調,陸韓FTA的關鍵不在關稅減免的多寡,而是此事將導致韓國供應鏈與大陸面板廠進一步結合,到時整個大陸市場將被搶走,對臺灣傷害更大。

  馬英九及行政團隊則再度呼籲“在野黨”儘速加快“立法院”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審查腳步,好讓停擺許久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實質審查能儘早完成,以便完成後續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的協商與簽署,以減少陸韓FTA生效後帶來的衝擊。

  但是,島內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卻認為“勝選是最高的道德”,而要勝選就必須打敗國民黨,於是舉凡國民黨團提出的“法案”不管青紅皂白都亂棍打死。尤其是涉及大陸的有關“法案”,哪怕攸關臺灣前途命運也不管不顧,先反對再説,致使兩岸經濟合作的腳步在扭曲、醜化中躑躅難行。臺媒評論指出,臺灣的經濟已被民進黨操弄得快窒息了。

  在眼下這個危機關頭,民進黨依然選擇與國民黨死掐。14日,國民黨“立院”黨團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付委(交付有關委員會)復議案列為第一案,排入“院會”議程。為了對抗,民進黨前一晚專門召開黨團大會,提出700多項變更議程案進行杯葛抵制。當日接近中午,國民黨民意代表發起甲級動員,在議場高喊“民進黨要卡臺灣到何時”、“民進黨害臺灣”。頗為滑稽的是,當國民黨喊“民進黨害臺灣”時,民進黨委員也同時喊出“愛臺灣”,一時間“害、愛”難以分辨。一方面聲稱“愛臺灣”,另一方面又刻意阻撓有利於臺灣發展的“法案”過關,民進黨的這齣戲應該命名為“自掌嘴巴”。

  由於對陸韓FTA憂心忡忡,臺當局希望儘快與大陸方面簽署貨貿協議,甚至建議採取折中辦法,即就貨貿談判已談妥部分簽中期收穫清單。然而,目前的首要問題並不在於何時簽署協議,而在於兩岸即使簽署了相關協議,到底何時才能生效實施?臺灣要想往前走,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就應放下政黨利益,一起研究和面對臺灣前途和百姓福祉。如果繼續讓時機在內鬥中延誤、消耗,即便最終簽下再多再好的協議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長此以往,臺灣經濟必然坐困愁城、噩夢成真,島內民眾迎來的又何止是憂慮?

  (記者 林娟)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