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郭臺銘焦慮臺灣經濟︰臺灣沒時間了(圖)

2014年11月16日 08:0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郭臺銘焦慮臺灣經濟︰臺灣沒時間了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與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對談,中韓簽定FTA對於和韓國出口貨品重疊性高達7成以上的臺灣衝擊最大,身為工商業大佬,郭臺銘忍不住説出重話,説他對臺灣經濟感到憂慮,擔心臺灣被邊緣化。(中天電視提供)

  台灣網11月16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馬不停蹄連續兩天上電視接受專訪,當中天節目主持人陳文茜問他原因,郭臺銘直言對經濟問題感到焦慮,才決定接連露面。“2014年是臺灣很重要的一年”,是關鍵時刻!他深深為臺灣未來擔憂,“人家已經拿中韓FTA的條件和我們公司談判,客戶永遠看7、8年後的事,臺灣沒時間了!”

  外界認為郭密集曝光是要替連營選舉造勢,但他沉痛地表示,是因為現在在經濟或各方面很多決定要去做,特別是經濟方面,是個關鍵時刻。

  不應放棄大陸市場

  不同於部分企業界,在面對爭議話題時,總是選擇多數面的聲音或是神隱避談,郭臺銘連兩天在電視上呼籲:“你就算再愛臺灣,也要理性思考。”面對臺灣經濟受到中韓FTA衝擊,回顧臺灣錯失掉的機會,郭臺銘表示,“這些決定對未來影響都很深遠。”很多企業都希望要根留臺灣、要結構轉型升級、要增加研發、落實技術,這些變化在今年都是個關鍵時刻。

  為臺灣未來感憂心

  以面板業的兩岸合作來説,郭臺銘指出,臺灣面板利用大陸市場,原本有機會衝到第二名,但是現在眼看就要把機會拱手讓出,轉單效應已經發生了。他強調,這不是個人利益,因為這是一個公司,有投資者、有員工、有上下游廠商,考慮必須要更全面。如果發展受阻,投資在評估投資報酬率、整體競爭力時,就必須考慮在臺灣投資的可能。

  郭臺銘認為地方選舉跟兩岸發展還是有關係。他解釋,過去在大陸每個地方都在招商,現在臺灣的縣市長也變了,也開始招商,過去只要做好基礎建設、招商自己會來,但現在情勢不同包括APEC、包括德國總理6次前往中國。他説:“我是經濟的選民,對臺灣在全球自由化、國際化的被邊緣化,感到憂心。”

  整個訪問過程中,郭臺銘共喊出56次“經濟選民”,他認為以經濟為議題,較容易産生共識。他認為“政治是替經濟服務的”,他舉例,韓國總統到德國訪問、帶了不少大企業;郭臺銘到北京接受書記請吃飯,當地書記也趁機送上小米機大舉推廣,他説:“臺灣現在就是倒過來!”再度強調經濟議題不要泛政治化。(台灣網 高旭)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