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文化科教

臺灣攝影大家阮義忠攜經典作品“提前”抵滬展出

2016年08月05日 09:03: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就因為臺灣知名電影人、琉璃藝術家張毅的一句“我們等不了”,臺灣攝影大家阮義忠“本來希望在70歲才拿出來展覽”的攝影作品4日亮相上海琉璃博物館,算是“提前”與大陸觀展者見面。

  與歷次展覽不同,是次阮義忠的84幅影像作品均被配上了他自己書寫的背後故事,借由影像作品的視覺衝擊與文字的直觀表述,觀展者可以很容易地沿著情感的痕跡,走入攝影大師的影像世界。

  阮義忠這次上海展出的作品是其最為經典的《人與土地》系列。1987年,阮義忠從4000多卷底片裏的好幾萬格負片中選出80多張影像,將他在這段時間于臺灣農村所捕捉的畫面分為“成長”、“勞動”、“信仰”、“歸宿”四個單元,舉辦《人與土地》攝影展,在臺灣轟動一時,至此成為華人世界紀實攝影的重要代表。

  阮義忠是少數入選美國權威的《當代攝影家》一書的知名華人攝影家。他專注人文紀實攝影,40年來以超乎尋常的熱情和洞察力,跋山涉水、深入鄉土,拍攝了大量以民眾日常生活為題材的珍貴照片。大陸著名畫家陳丹青曾這樣稱讚他的作品:“這張照片是上帝替你按的快門吧?”今天,這幅被陳丹青盛讚的照片也出現在展覽中。

  “那些年我時常在臺灣鄉村走動,我被那些人、那些事感動著。現在臺灣的鄉村已經變了,我想我可能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走動,但那些未被商業所掩蓋的地方,那些人性中的善面,那樣的表情還是會吸引我按下快門,”阮義忠説。

  雖然阮義忠影像中的大部分人如今可能都已不在人世,不過這位攝影大師卻堅稱“他們並沒有消失”。阮義忠説:“傳統有很多好,傳統的價值可以被掌握,可以被用在當下。”

  策展人張毅告訴記者,《人與土地》的展出,不只是攝影藝術的回顧,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於生活的這片土地的回憶和檢視。

  或許正因為此,當記者問阮義忠今後是否會將快門對準大陸時,他説,每一個攝影師都應該與自己的土地有一個情感的聯結,可能等我回到祖籍福建南靖時,“我會為我的‘尋根之旅’再次按下快門”。(記者 李佳佳)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