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軍事

福利那麼多,為啥臺軍還是招不到兵?

2016年08月02日 10:32:3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期以來,關於臺軍的各種負面消息和爭議事件頻發,臺灣地區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更是被島內部分民意代表點名要求引咎辭職。實際上,臺軍的問題遠非個別偶發的爭議性事件這麼簡單,有輿論稱,到2019年左右,臺軍將可能面臨嚴重的徵兵困難。

  如果説導彈誤射等事件只是“近憂”,未來臺灣年輕人不願入伍服役或許才是臺軍的重大“遠慮”。

  早在5年之前,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就已經修訂了兵役的相關條例,確定兵役制度將由“徵募並行”改為“募兵制”。具體來説,就是規劃18歲以上的成年男性從義務服役向類志願役轉變,1994年以後出生的成年男性將只須參與四個月的軍事訓練,不須再服役一年,兵員差額將由服役時間更長的募兵制兵員填補。

  志願服役的臺軍在待遇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據臺媒報道,目前志願役二等兵(最低層級)每月可領3萬多元(新台幣,下同),其他還有各項補助,如結婚、生育都各補助2個月薪俸等,這相比于一般大學畢業生,起薪只有2萬2千(也就是俗稱的22k)已經高了相當之多。在服役環境上看,不僅可以住在配備電視及冷氣的四人間,還可以在業餘時享受各種高級的娛樂設備,相較於此前睡通鋪,野戰訓練時連熱水澡都沒辦法洗要好上太多。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募兵遇困難

  不過,福利的增長並沒有給募兵制的推廣提供有效助力,2013年發生的“洪仲丘事件”讓臺軍形象受到很大損害。臺防務部門也發現了募兵制的困難,因此原本預訂在2016年實施的“全募兵制”,在考量戰鬥部隊兵源與諸多因素下,又延長了一年。

  為什麼臺灣的適齡青年不願意選擇到臺軍服役呢?原因較為複雜。一方面是進入臺軍服役,雖然總收入比在社會基層工作要高不少,但是考量到部隊的特殊工作性質,每日枕戈待旦,工作強度可能遠超普通上班族。在某些部隊,甚至是“5+2,白加黑”的工作狀態。

  另一方面臺軍由於自身管理方面的問題,弊案及爭議皆不時發生,在臺媒的渲染之下,給臺灣青年一種軍隊內部很黑暗的觀感,並不願意將人生最寶貴的青年時期投入到軍旅生涯之中。

  無兵可徵 臺軍未來怎轉型

  臺灣募兵製成效不佳,臺當局監察機構此前通過推動募兵制最新發展狀況調查報告警示,募兵制2019年將僅剩7000多名義務役,幾乎已是無兵可徵。

  臺灣也有不少人已經提前看到了這樣的問題,提出裁減兵力、期程延長、恢復募徵並行等解決方案,通過進一步提高志願服兵役的臺軍的收入水準,增強其加入臺軍的現實動機,完善其退役之後的保障措施,並且將更多的資源投放到綜合戰力水準的建設之中,或許更符合臺灣青年的內心訴求以及臺灣地區未來的長遠利益。(章廉)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