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臺經濟統計部門:2017年島內貿易條件轉壞機率高

2017年01月16日 09:01: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主計總處”:2017年島內貿易條件轉壞機率高  

  連跌9季的進口物價于去年(2016)第4季首度上漲0.72%,出口物價則續呈下跌2.08%。(圖片取自臺媒)

  台灣網1月16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臺當局“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5日)表示,隨著國際原油及農工原料行情走高,連跌9季的進口物價于去年(2016)第4季首度上漲0.72%,出口物價則續呈下跌2.08%,國際農工原料已進入另一個漲價迴圈。以此趨勢分析,島內今年貿易條件轉壞的機率高,其對經濟將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值得密切注意。

  據報道,“主計總處”完成去年出、進口物價統計。根據統計,去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原油價格升至每桶52美元,較年初26美元上漲一倍。另外,糖、橡膠、棉花、鋅、錫等農工原料的行情也快速走高,使得島內連跌9季的進口物價于去年第4季轉呈上漲。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島內一年的進口總額農工原料佔了80%,國際農工原料行情走高,會立即反映在進口物價,並推升廠商的生産成本。反之,臺灣出口産品多屬資訊電子産品、電子零組件,這些産品目前的國際行情仍是走跌。去年第4季進口價格漲,出口價格跌,顯示臺灣貿易條件已有轉壞的徵兆。

  報道指出,貿易條件(TOT)係以出口物價除以進口物價加以衡量,自國際油價于2014年第4季走跌以來,拜進口物價大跌之賜,臺灣貿易條件逐季改善,TOT由第3季103.8一路升至2016年首季117.9。這段期間臺灣的實質民眾所得成長率一直高於經濟成長率。但好景不常,去年第4季TOT又回降至113.1。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鋻於原油及國際農工原料已進入另一個漲價迴圈,分析島內今年貿易條件轉壞的機率高,大概又會回歸到2014年之前。“主計總處”指出“貿易條件轉壞相當於民眾所得流出,代表同量的産品出口只能換得較少量的進口。”除了損及民眾所得的購買力,也間接的會對經濟成長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