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臺灣就業市場面臨十大困境 上班族盼新當局解決

2016年05月17日 15: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17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人力銀行對島內就業問題進行調查發現,目前上班族在職場上有十大困境,上班族對於職業生涯發展信心低落,感到前途灰暗。有7成3的人對新當局改善困境有所期待 ,但僅給1年改革陣痛期。

  根據臺灣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認為島內就業市場目前有十大困境:企業臺面下有違法行為,中高齡、二度就業歧視,裁員、遇缺不補、壓縮人力,就業機會少,企業有獲利卻不加薪,新鮮人、年輕人機會少,産學落差大,企業濫用派遺工,基本工資過低以及職場性騷擾。

  報道指出,受訪上班族自評在目前的就業環境、職業生涯發展信心平均僅有42分,顯示只能被迫接受、隨遇而安;超過半數以上的受訪上班族認為前途堪慮甚至完全沒有信心。交叉分析結果顯示,民生服務業、資訊科技業的從業上班族最具信心,反觀傳統産業製造從業者則最感悲觀。

  臺灣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李大華指出,根據臺當局“主計處”數據庫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每人每月薪資平均為48,490元(新台幣,下同),再攀新高,全年失業率平均3.78%,創下近15年最低水準。法定工時由兩周84小時縮短為兩周80小時,近2年勞檢擴大,看得出臺當局在改善就業環境與保障勞工權益上的努力。

  報道稱,在調查中發現,部分企業為利益考慮,枉顧員工權益,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規避法令規範。如偽造下班打卡紀錄隱藏員工超時加班現象,不依法裁員以規避資遺費,福利金賬目不明遭挪用,未經同意擅自調整員工勞動條件等,都是較常見的違法行為,而員工往往因舉證困難或擔心“秋後算賬”,只能被迫選擇隱忍、形成惡性迴圈。

  此外,相較弱勢的中高齡就業困難,新鮮人就業問題也成為上班族急於改善的困境。企業常態性的人力緊縮,造成員工工作量及壓力大增,成為無形的變相減薪;或企業釋出的職缺及勞動條件不符求職者期待,將摩擦性失業現象擴大為結構性失業問題,造成求職者工作機會選擇較少的觀感。

  李大華表示,目前就業市場面臨種種問題,使得上班族對於職業生涯發展信心低落,感到前途灰暗,建議大家平常除強化職業技能外,也要保護自身權益。適逢臺灣政黨輪替、新當局上任之際,李大華建議新當局參考上班族心聲,改善職場困境,喚起上班族信心。(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