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臺灣地區1月出口同比下降13% 已連續12個月負增長

2016年02月17日 09: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地區1月出口同比下降13% 已連續12個月負增長 

臺灣地區近一年出口貿易概況。(圖/臺灣《工商時報》)

  台灣網2月17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今年1月臺灣地區出口額為222億美元,同比下降13%,已連續12個月負成長。臺灣當局“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由於2月休假日多,變數較大,至少要等到3月以後,減幅才可能縮減至個位數。

  根據臺灣方面發佈的1月份海關進出口統計數據,臺灣地區1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33.1億美元,與去年12月相比也有1.6%衰退。

  臺“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説,今年1月出口統計至2月2日,天數雖比去年同期多出兩天,但由於國際經濟低迷,原油及鋼鐵等原物料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及光學器材等減幅較大,每天進出口金額縮小,故1月整體出口金額受假期因素影響的情況並不明顯,對於1月繼續呈現兩位數衰退,也在預料當中。

  葉滿足指出,由於半導體客戶備貨仍偏保守,因此電子零組件出口成長雖然持續衰退,但從出口金額觀察,已是連續3月正成長。另外,太陽能電池出口金額則逆勢增加0.4億美元,同比增幅17.9%。

  光學器材則包含液晶裝置、零組件及鏡頭1月出口金額皆大減逾25%,其中鏡頭出口金額,已從去年11月的-5.3%、12月-25.4%,到今年1月的-25.8%,呈現連3月衰退,且減幅有持續擴大趨勢。

  五大出口市場統計,對大陸地區出口同比減少19.3%,對日本減少1.8%、東盟年減8.7%、美國年減5.8%,對歐洲則增長3.4%。

  葉滿足説,年前臺灣南部的震災,只有群創受災較嚴重,對面板業影響稍大,對2月出口不致有大影響;但因2月農曆春節放假多,預估出口仍是負成長,大概要到3月才會比較明朗。

  葉滿足也表示,國際油價和原物料價格並未有明顯止穩跡象。在物價未回穩前,出口難有好表現,“3月出口減幅能縮小到個位數,就是改善了”,2、3月出口如果繼續衰退,將會追平金融海嘯時期的連14黑紀錄。

  在進口方面,臺灣地區1月金控總額186.9億美元,環比增加1.4%,同比減少11.7%。出入相抵後,1月份出超35.1億美元。(台灣網 朱煉)

[責任編輯:朱煉]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