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大陸學者:兩岸經濟融合步入“換擋期”

2015年10月13日 09:1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二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2日在重慶舉行。與會大陸學者認為,全球經濟深刻變革及兩岸經濟正在進行的轉型升級,給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孕育著重大機遇,使兩岸經濟合作步入轉型換擋的歷史性關口。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分析,當前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深層因素日益浮現,具體表現為:兩岸貿易投資相互依存增長放緩;兩岸經濟發展的市場動力面臨重大轉換;兩岸經濟互補傳統優勢正在發生變化,局部産業出現競爭性發展;兩岸經濟合作的利益分配日益多元化和複雜化。

  他認為,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方向不僅影響兩岸經濟融合進程,也將對兩岸各自經濟轉型升級尤其是臺灣經濟發展方向産生重大影響。深化兩岸制度化合作是推動兩岸經濟關係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中國製造2025”規劃和“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提供重要機遇,創新合作則應成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主軸。

  “兩岸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已奠定了兩岸共同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堅實基礎,同時,兩岸合作參與‘一帶一路’戰略也將為兩岸經濟合作進一步深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説。

  他認為,兩岸貿易聯繫的深化有助於兩岸合作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兩岸直接投資的發展有助於兩岸共同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兩岸産業合作不斷深化也有助於産業合作向國際延伸,尤其是“一路”沿線5省市(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與臺灣貿易投資聯繫非常緊密,更有助於兩岸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著重分析了大陸經濟新常態下臺資企業運營面臨的諸多挑戰。他説,兩岸經濟關係的結構主要表現為以臺商向大陸投資為主,以及由投資帶動的兩岸貿易往來。大陸的投資、出口貿易與內需的消長趨勢,加上世界經濟景氣不佳,導致臺資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他提出,兩岸經貿合作正在經歷由“純市場推動”到“市場驅動+制度化平臺推動”的轉變。為應對新形勢,臺資企業應善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所搭建的兩岸經合製度化平臺,大陸亦應繼續加強涉臺經濟政策的協調力度。

  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全國臺灣研究會、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和臺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近50位兩岸專家學者受邀與會,研討主題為“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政策選擇”。(記者趙博)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