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太陽花事件的兩個陰錯陽差凸顯了“臺獨”政經路線

2014年11月18日 09:4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聯合報》18日社論指出:3月臺灣的太陽花事件是臺灣政局從躁動到迷失的拐點。這個事件可謂是兩個“陰錯陽差”所造成的,並對臺灣政局發生了兩個重大影響。其中之一已浮現,影響了這次“九合一”選舉;另一則潛隱,將影響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全文摘編如下:

  在太陽花事件之前,臺灣政局已陷躁動,如一度與馬英九行程如影隨形的“捕鞋網”,及洪仲丘事件導致停廢了“軍法體制”及形同停廢了禁閉室,皆是民間與臺當局出現躁動的徵兆。太陽花事件後,全球化的壓力隨中韓FTA宣告即將簽成而達到新的高點,但兩岸協議因太陽花事件而仍卡在“立法院”,則顯示了臺灣方向及生存戰略的迷失。

  太陽花事件可謂是兩個陰錯陽差造成的。第一個陰錯陽差:3月18日夜,在臺當局、“立院”、臺北市政府及警察單位之間,對如何在第一時間處理“立法院”遭入侵事件出現往復猶豫;由於王金平一句“不準動(為太陽花守住‘立院’門口的)‘立法委員’”,造成了“立院”被侵佔23天的結果。侵入者佔領“立法院”的事實一旦造成,迅速發展出事件的戲劇性與道德論述,因而亦掌握了醞釀輿論的話語權,於是出現了倒向太陽花的輿情。倘若臺當局在第一時間能以最低社會代價迅速處理清場,民意對事件的是非評價即未必倒向一邊,亦不致在太陽花挾持下進行政策議論。其實,太陽花主導者事後對居然能輕易佔領“立院”亦大感意外,這卻是相關當局的往復猶豫與角色鬥爭所造成。此可謂第一個陰錯陽差。

  第二個陰錯陽差是:太陽花的初始訴求是“逐條審議服貿協議”,主張的是“程式正義”;接著,又運用“世代剝奪”來號召社會支援。然後,兩者相加,將“世代剝奪”與“中國剝奪”相連結,於是形成了“反中、抗中、仇中”的氛圍。至事件收場時,已從初始主張的“逐條審查服貿協議”,一變而為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全面抵制服貿協議與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也就是説,事件已從主張“程式正義”,演變為對於“臺獨”政經路線的凸顯與堅持。倘若事件開端時,太陽花即公開其全面封殺兩岸經貿協議的“臺獨”政經主張,亦即明言“全面封殺”,而非託詞“逐條審查”,則輿情的反應當有不同,太陽花即可能難獲社會的同情與支援。但如今的政治現實已被太陽花由“逐條審查”帶入了“全面封殺”,此亦可謂是一種陰錯陽差。

  太陽花事件影響了“九合一”選舉下的臺灣政局。臺灣社會對太陽花的“臺獨”政經路線未必有共識,但已造成了一種反現狀的氛圍及“反中、反馬”的共同心理傾向;既已積澱成型,即不易使此種傾向自我省思並再翻轉。再加上洪仲丘事件、12年公共教育爭議及黑心油事件,這些議題皆深入了青年與家庭,因此勢將影響“九合一”選舉。

  太陽花事件也將影響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太陽花雖挑起了反現狀的民意,但其“臺獨”政經路線及反全球化心態,卻無疑是一條死衚同,已使臺灣方向與生存戰略陷於迷失。也就是説,太陽花反映了社會的躁動情緒,卻提出了錯誤的解決方案。在現實政治上,太陽花激起的輿情可能使泛綠在“九合一”選舉佔到便宜,卻同時將使臺灣在選後嚴峻面對全球化及兩岸關係的考驗。例如,中韓FTA即將簽署而兩岸服貿協議擱淺、貨貿協議延滯,此皆太陽花造成的燃眉效應,在選後必將立即面對。但是,在太陽花事件之前已露轉型跡象的民進黨,卻在事件後遭到太陽花挾持,而太陽花變貌為“公民組合”且宣佈參與2016“立委”選舉,此又更加阻擋了民進黨轉型的空間。蔡英文説,民進黨若贏得了2016選舉,中國大陸即會“調整”對臺路線;此話似在顯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在2016年因受太陽花等因素挾持而不會“調整”。這是太陽花事件對臺灣政局的下一步影響,。

  太陽花事件使臺灣自躁動走向迷失。它使臺灣升高了反現狀的輿情,卻也可能將臺灣帶上另一次“臺獨”政經路線的大衝撞。臺灣何辜,天佑臺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