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臺媒:中韓自貿協定使臺灣噩夢成真 後果難以想像

2014年11月12日 16: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習近平與樸槿惠在北京舉行會晤,雙方共同確認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

  11月10日,習近平與樸槿惠在北京舉行會晤,雙方共同確認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會晤後,在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和韓國通商産業資源部部長尹相直,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結束中韓自貿區實質性談判的會議紀要。中韓自貿區談判于2012年5月啟動,是中國迄今為止對外商談的覆蓋領域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區。根據談判成果,在開放水準方面,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範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同時,雙方承諾在協定簽署後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並基於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投資談判。中韓自貿區談判實現了“利益大體平衡、全面、高水準”的目標。(圖片及本段文字來源:新華社)

  台灣網11月12日消息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樸槿惠日前會談,正式宣佈中韓自由貿易協議(FTA)已完成實質性談判。這一“重磅”消息在臺灣島內引發輿論譁然。臺灣《中央日報》12日刊發社論文章認為,中韓FTA的簽署,除了將使韓國的FTA經濟領土規模躍升至全球第二,還會使臺灣噩夢成真,遭受空前衝擊,後果難以想像。

  全文摘編如下:

  歷時30個月的中韓FTA結束實質談判,預定明年年初正式簽署協議。這是韓國第13個FTA,大陸則是與韓國簽署的第50個經濟體,使韓國的FTA覆蓋率增為62.66%;與韓國簽署FTA的經濟體,區域生産總值(GDP)總和佔全球比重將高達73%;全球前14大經濟體中,未與韓國締結FTA的只剩下日本、俄羅斯及西歐。

  對韓國來説,這無疑是歷來FTA談判的最重大成就,因為在20年內雙方90%以上的商品將實現零關稅;在立即零關稅的商品中,以進口額為準,大陸為44%,韓國則是52%;另外在談判過程中,大陸首次將金融、通信、電子商務列入FTA,而雙方農産品只以進口額為準40%的商品零關稅,是韓國簽署的FTA最低水準,且大米還被完全排除在協議之外;估計韓國每年可節省關稅約54.4億美元,為史上最大規模。

  顯而易見,韓國自中韓FTA獲利甚大;相對的,臺灣卻因之受到嚴重的衝擊。臺灣“中經院”估計,中韓FTA生效後,臺灣GDP將下降0.5%,總出口減少1.34%,約1143億元新台幣;總産值減少0.98%,約2714億元。由於大陸是臺灣的最大出口市場(46%),且臺灣與韓國有77%出口産品重疊,一旦韓國産品在大陸降為零關稅,臺灣産品非但競爭力大為減弱,甚至沒有生存空間。

  這樣的狀況不只令人憂心,更感到痛心,因為韓國原本對中韓FTA並不熱衷,完全是看到兩岸簽訂ECFA,害怕韓國産品在大陸競爭力減弱,才開始急起直追;兩岸ECFA談判比中韓FTA談判早2年,但韓國卻後發先至。可悲的是,兩岸服貿協議自去年6月21日簽署至今仍卡在“立法院”寸步難行,何時生效遙遙無期;貨貿第9輪談判雖在今年9月結束,但第10輪談判至今仍未敲定;臺灣與其他經濟體洽簽FTA動作,都因服貿停擺而受池魚之殃,本來興致勃勃的澳洲、智利、馬來西亞等,現在都改採觀望保留態度。

  換言之,中韓FTA之所以加速達成,除開大陸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臺灣自己貽誤良機。臺灣本來可以比韓國更早得到更好的優惠,卻因為民進黨的一再杯葛抵制,使得服貿與貨貿協議都無法達成。如今,我們已經看到噩夢成真,如果再不能在中韓FTA生效前及時完成貨貿談判,後果難以想像。

  令人遺憾的是,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雖于上月底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復議案再次排入“立法院”議程,但民進黨團卻祭出400多項變更議程案,進行表決大戰,以致復議案根本無法動彈。服貿協議當然無法生效,明年年中以前完成貨貿談判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在這樣的情形下,臺灣很可能又掀起一股産業出走潮,即使再度政黨輪替,臺灣已經永遠無法在全球(區域)市場上與韓國競爭。

  有鋻於此,我們呼籲民進黨千萬不要再抵制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台灣網 何建峰)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