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作家諷:鄭麗君邏輯異於常人 賴清德恐非她對手

2017年07月29日 11:38:2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作家諷:鄭麗君邏輯異於常人 賴清德恐非她對手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7月2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當局“文化部”日前舉辦“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文化部長”鄭麗君聲稱,過去語言政策只推動華語教育,現在要復振“母語”,從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對此,島內作家王豐諷刺,這個“法案”絕對可以列為民進黨上臺一年兩個月以來最大政績。他酸,鄭麗君想法邏輯異於常人,賴神(賴清德)恐怕不是她對手。

  據報道,臺當局“文化部”7月初公告“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陸續舉辦6場公聽會。在7月23日舉行的最後一場公聽會上,鄭麗君宣示,將編列預算籌辦“臺語(即閩南語)頻道”,訂定閩南語及“臺灣手語復振辦法”,甚至研擬將把“臺灣手語”也納為官方語言,並要求語言文化尊重“多元”。此事被島內學者解讀為是“去中國化”、“文化臺獨”的做法。

  王豐表示,他前幾天看到鄭麗君表示將儘速完成“國家語言發展法”“立法”時,腦子裏忽然出現了一幕《西遊記》唐僧遠赴天竺國取經的滑稽畫面。他諷刺表示,鄭麗君“天竺國”取經“南向政策”卓然有成,臺灣搞多元“國語”真有才。

  他諷刺説,鄭麗君弄出來的這個草案,説明瞭民進黨當局的“南向政策”卓然有成。絕對可以列為民進黨上臺一年兩個月以來最大政績,驚天動地,絕對可以振古鑠今,光照人寰。

  王豐表示,印度把“印地語”和英文作為兩個重要的“官方語言”,但印度這個由上千個種族組成的複雜地區,可能怕引起種族暴動,不敢冒然制定“國語”。印度固然“只有”兩種官方語言,但也承認了通行于印度各地的二十一種“預定官方語言”,為了不得罪其他的少數族裔,同時還登記有案了1600種以上的地方及民族語言,有人估計印度通行的語言有3000種之多。

  王豐諷刺表示,鄭麗君不愧是臺灣大學哲學系高材生、法國博士,想法邏輯異於常人。他並諷刺表示,如此優秀的“閣員”,賴神恐怕不是她的對手。他感嘆,“我們的子孫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學‘多元國語’,人生苦短,恐怕還沒學會兩種,老命就‘葛’了。媽呀,臺灣人有多少精力去搞‘多元國語’呀?媽呀,我每次都被學哲學的打敗!”(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