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黃埔精神凝聚反“獨”促統力量

2017年07月11日 08:25: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為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週年,第十一屆黃埔論壇日前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此次論壇以“凝聚民族魂,共圓中國夢”為主題,由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黃埔一期生徐向前之子徐小岩、黃埔一期生陳賡之子陳知庶等大陸黃埔親屬以及臺港澳黃埔組織和親屬代表、海外黃埔組織代表與有關專家學者等百餘人與會。

  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在致辭中回顧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及黃埔師生的卓越貢獻。他指出,80年前,在民族危難之際,國共兩黨20多萬黃埔師生馳騁疆場、浴血奮戰,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以生命和鮮血淬煉出“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得到了中國人民敬仰和銘記。

  林上元説,抗戰精神和黃埔精神彰顯了愛國主義的強大力量。正是愛國主義的民族之魂,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終贏得了民族獨立與解放的偉大勝利。今天,以抗戰精神和黃埔精神為代表的民族精神,依然是激勵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

  林上元指出,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他希望海內外黃埔同學團結起來,繼承先輩追求統一、振興中華的偉大志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密切兩岸黃埔組織及同學交流交往,廣泛團結臺灣同胞,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促進“兩岸一家親”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黃埔人是抗戰中堅

  國防大學教授、黃埔十六期生田申之子歐陽維説,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後,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創辦了黃埔軍校,開歷史之先河,育民族革命之精神,成為歷代黃埔將士的精神支柱,為國家培養了大批軍政人才,為全民族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埔軍校創辦後的10餘年間,為中國軍隊培養了大批軍政人才,形成了具有較高軍事素養的領導指揮群體,為抗日戰爭提供了領導指揮的保證。在國共兩軍中,黃埔軍校出身的團以上軍事指揮官約有3000多人,擔任師長以上職務的有300多名,其中10多個軍的軍長、30多個師的師長是黃埔軍校畢業生。

  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日戰爭歷次重大戰役、會戰中,黃埔師生拋頭顱、灑熱血,救國救民,其中為國捐軀的黃埔將領就達200多人。如黃埔一期的蔡炳炎、左權、鄭作民將軍,三期的戴安瀾、王潤波、胡義賓、張本禹將軍,四期的謝晉元、官惠民、彭士量、羅芳珪將軍,五期的趙尚志總指揮,六期的趙一曼政委、孫明瑾將軍等黃埔英才都在抗日戰爭中壯烈殉國,是抗戰的中堅力量和民族魂。

  為兩岸關係鼓與呼

  臺灣世新大學學者、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説,全民族抗戰爆發時,臺灣已被日本殖民統治42年。但源自日本的史料顯示,彼時“壓倒性的多數臺灣民眾”仍將中國視為祖國,“過半數人”希望中國勝利並收復臺灣。

  “日本人壓迫愈嚴厲,我們臺灣人的抗日就愈激烈。”戚嘉林説,“七七事變”促成臺灣抗日運動轉型,自此,“許許多多的臺灣精英”開始到大陸參軍、投入抗日戰場。

  戚嘉林説,現在連臺北市長柯文哲都説“兩岸一家親”,所以我們萬萬不可回到兄弟敵我相殘的舊時代。借此機會呼籲民進黨當局,應珍惜此兩岸和平發展的良機,經由政治對話,兩岸舉行統一政治談判,復歸一統,實現臺灣先賢“臺灣復歸祖國”的中國夢、祖國“雄飛世界”的中國夢。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原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徐小岩説,紀念抗戰是為回顧歷史、警示後人、凝聚力量。國家要統一、民族要復興,是當今時代的強音和潮流,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擔當。兩岸黃埔同學及後人應秉承先輩遺志,發揮同學親友親緣優勢,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鼓與呼,為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思與行。

  林上元呼籲,海內外黃埔同學要始終秉持“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繼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以矢志不渝、馳而不息的實際行動,為凝聚民族魂、共圓中國夢努力奮鬥。參加第十一屆黃埔論壇的來賓在會後赴磐石抗聯基地、楊靖宇烈士陵園及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參觀並舉行祭拜活動。

  (張 盼)

[責任編輯:韓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