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當局欲拿新課綱做文章 是民進黨大佬"逼宮"蔡英文?

2017年06月20日 08:42:49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被稱為“深綠喉舌”的臺灣《自由時報》19日突然曝光臺灣“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宣稱將原本“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改為“重點放在臺灣最近五百年脈絡”, 把高中歷史科目的中國史列入東亞史,並要構建“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

  對於臺當局此時拋出所謂“新課綱草案”,島內不少分析認為這可能是蔡英文報復大陸的手段。巴拿馬與臺灣“斷交”後,不斷有綠營人士嚷嚷要“還中國以顏色”。除了要拿新課綱做文章,民進黨當局還規劃在兩岸交流上設卡。《自由時報》19日稱,臺灣與巴拿馬“斷交”後,蔡當局重新評估兩岸情勢,“陸委會”擬緊縮大陸官員入臺,除禁止大陸黨政軍“現任”人員赴臺外,還將明文嚴管“曾任者”入臺。

  不過,與此相反,不少民進黨大佬卻急不可待欲在兩岸關係上尋求突破。《中國時報》稱,民進黨“立委”許智傑18日提出“有條件九二共識”,主張不一定要和大陸敵對,若在政治民主、尊重人權、經濟富裕等條件下,可與中國大陸討論“九二共識”,創造模糊的平衡點。“中央社”稱,民進黨臺南市長賴清德19日受邀到北美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演講時,再論“親中愛臺”説,也稱“‘九二共識’不是問題”。

  對於一系列明顯與蔡當局不同步的論調,民進黨以“個人意見”“媒體斷章取義”進行回應,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宣稱,“兩岸關係該怎麼做,不是一個市長説了算”。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柯建銘19日還公開喊話稱,“現在不是談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的時機,現在應該是團結一致的時候”。

  臺中天新聞臺19日評論稱,面對兩岸關係速凍後兩岸人員、經貿交流的急降,特別是陸客大幅減少,或許蔡英文在“總統府”裏看不到,但地方首長、“民代”卻不可能無視民意,特別是在陸客不來衝擊最大的中南部。臺南市長賴清德加碼詮釋他的“親中愛臺”説,高雄市長陳菊嫡系人馬許智傑在臉書上拋出“有條件接受九二共識”説。到底該怎麼看?是反映基層心聲,又或者是民進黨內鬥,“逼宮”蔡英文的號角聲?

  臺灣《旺報》19日的社評稱,蔡英文政府對臺巴“斷交”固然感到憤怒、遺憾,但亦應冷靜檢視。在新加坡,李顯龍從“拉美制中”的南海政策、婉拒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到日前公開表態願與北京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平臺,原因無他,務實而已。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島內學者的話稱,如果蔡當局繼續這樣下去,中國大陸持續“拔掉”更多的臺灣“邦交國”,“封鎖臺灣在國際組織的參與”等都算“小菜”,一旦中國在未來斷絕臺商與臺灣的資金連結,讓臺灣經濟陷入困境,那可就是“致命殺招”,蔡政府必須要衡量這樣的萬一,會對臺灣影響多深。【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胡又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