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世衛大會受挫引島內反思:蔡英文已被"反中結構"困住

2017年05月24日 07:39:1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未收到世衛大會(WHA)邀請函的臺灣代表團在日內瓦“蹭會”失敗,所謂“邦交國”的“挺臺”提案被駁回後,臺灣“衛福部”派往日內瓦的“世衛行動團”似乎別無新招,只好在臉書上細數臺灣的“國際醫療政績”。島內輿論稱,沒有穩固的兩岸關係,臺灣的國際參與會越來越難,今年11月在越南舉辦的APEC會議令人擔心。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3日報道,臺灣連續8年參與WHA,今年未收到邀請函,美、德、澳等國22日在大會會議中發言“力挺臺灣”,有11個“友邦”提案要求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但在中國大陸強力反對下,最終遭駁回,未能列入議程。臺“衛福部長”陳時中遞交抗議信,臺“外交部”23日確認抗議信已送到WHO秘書處。

  WHA進入第二天時,臺“衛福部”持續在臉書專區的“日內瓦連線日誌”中公佈“部長”陳時中在日內瓦的所有行程,同時細數臺灣的“國際醫療政績”。蔡英文、“行政院長”林全等人在臉書上分享“衛福部”的“連線日誌”。對於這種做法,有島內網民稱,這是“在門外搞自爽,毫無意義”。還有分析稱,“這只是演給臺灣人看,把外銷轉內銷,炒民粹的催助劑而已,通過悲情戲碼來製造仇中恨中的氣氛”。

  島內學者謝志傳23日在《中國時報》撰文稱,臺灣不能參與此次WHA的理由人盡皆知,因為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假使蔡英文在未來3年保持一樣態度,那未來無法參與WHA的情節只是重演,而民眾只能繼續看“臺當局批評大陸蠻橫與觀賞民意代表的作秀表演”。文章稱,與其持續關注WHA,民眾也該關注臺灣可以參加的其他國際活動。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大陸與越南于5月15日簽署聯合公報,越南明確表示堅決反“臺獨”。因此,臺當局現在應擔心的是11月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畢竟越南是主辦國。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22日在《商業週刊》專欄撰文稱,蔡英文當局眼巴巴地想參加WHA,卻對“一帶一路”、亞投行不屑一顧,需要改變的除了蔡英文,還有大部分臺灣人的心態。黃齊元表示,臺灣和世界的距離越來越遠,但身處在這片土地的人卻沒嗅出危機,過著自以為安穩的生活,連美國都率團參加由中國大陸主導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而臺灣現今面臨入TPP停擺、服貿貨貿被擱置,還在唱衰“一帶一路”,“習慣以自己狹隘的眼光看世界,的確是和世界脫節的‘世外桃源’”。

  “反中結構困住蔡英文”。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表示,對一個去年大勝的政黨來説,民進黨的“去中”“臺獨”結構變得更加堅固了,黨內對大陸的態度只有“強硬”與“和緩”之爭,而沒有任何人敢於要求接受“九二共識”,因而蔡英文更沒有調整立場的可能。在臺灣被拒參加WHA後,民進黨的思考方向絕對不是反求諸己,而是將責任推給北京,並要表現得對大陸更為強硬。蔡英文已經被“反中結構”困住了。民意逐漸滑落,又面對黨內深綠的壓力,蔡英文更不敢於跳脫這個結構。“520”以後,她的選擇極可能從過去一年的“立場強硬、態度和緩”轉換為“立場強硬、態度強硬”。

  臺灣《旺報》23日評論稱,大陸現在似乎也不知該拿臺灣怎麼辦,近則不遜遠則怨。兩岸關係陷入怪圈,臺灣主政者咬牙不肯鬆口,臺灣人民跟著受苦;大陸很想跟臺灣交好,又不能退到底線(“九二共識”)後方。雙方就這樣僵著。一中問題必須解決,否則臺灣不會安定。大陸強,臺灣弱,兩岸畢竟還是兄弟,臺灣應該務實些。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魏允平】

下一頁:臺當局在世衛大會撒潑 動員"盟友們"攪和議程被封殺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