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羅智強:就職一年蔡英文釀四大敗局 真的謙卑才能解困

2017年05月17日 13:10:59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5月20日即將就職滿一週年,島內媒體的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僅剩下三成。蔡英文不僅就職週年滿意度輸給其前任馬英九,甚至連陳水扁都不如。對此,臺灣“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17日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表示,蔡英文上任後臺灣社會變得更撕裂、政治變得更對立,許多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一直在低空盤旋,而且還繼續走下坡。這些都和她的領導風格與民進黨的政治性格有關。總結來説,這一年執政,蔡英文釀造了四大敗局。

  羅智強表示,蔡英文的第一大敗局,就是誠信破産。“在野”時,蔡英文和民進黨把話説得太硬太滿,許多承諾、主張過度背離現實,根本不可能執行,造成蔡英文上臺後必須不斷地轉彎,不停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唯一不變的是天天變,唯一不彎的是發夾彎”,這幾乎是蔡英文執政一年的寫照。

  政治誠信破産,不只傷及蔡英文的聲望,導致滿意度崩盤,更讓她失去民眾的信任,當政府的公信力不再,蔡英文想推動的政策自然充滿阻力。其結果就是,執政如無頭蒼蠅,讓臺灣變得更無方向感。

  第二大敗局,滿朝儘是“豬隊友”,連累蔡英文。以“年金改革”為例,蔡英文本來可以從社會財政的長遠宏觀,向全民以及軍公教訴求改革,這本是擁有正當性的政策,但民進黨公職卻忘了自己是“執政者”的身份,不斷地向退休保障被削減的軍公教叫囂,“包圍愈多砍愈兇”等威脅式言語都出籠,其污名的不只是軍公教的形象,也污名了原本的改革正當性。

  又如在“監察委員”的提名上,蔡英文提名陳師孟為“監察委員”,當陳師孟公然表示,要把偵辦陳水扁的法官用除垢法“清除掉”,赤裸裸地侵犯“司法獨立”,而蔡英文身為領導人卻不置一詞,這不啻是為陳師孟的言行背書。在陳師孟公然表態要清算司法,而蔡英文仍執意提名他時,臺灣的司法,天日已蔽。這些豬隊友,對蔡英文民調下挫,都可謂“居功厥偉”。

  羅智強文中所指的第三大敗局是,清算手段狠辣,治理亂無章法。“一例一休”、能源政策、“年金改革”、“不當黨産條例”、“保防法”、“反滲透法”、“財團法人法”、“前瞻基礎建設條例”,每一項法案與政策都充滿了爭議。

  羅智強説,在這些政策中,有的是沒有週詳的配套,如“一例一休”,本來沒有藍綠之別,蔡英文也是基於想要嘉惠勞工的善意才推出“一例一休”,但由於政策評估不紮實,輕忽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蔡英文選前對勞工的承諾,選後跳票,最後還弄得社會雞犬不寧,勞工、企業、消費者三輸,政策的執行力與配套能力大有問題。

  有的擺明是選舉考量、綁樁分贓,如“前瞻基礎建設條例”,不只國民黨反對,許多專家學者、甚至過去支援綠營的人士都跳出來勸阻該條例,怕將來是臺灣財政的永遠惡夢,但蔡英文還是一意孤行;有的是有鮮明的政治算計,只是為了打擊對手政黨,讓自己“永續執政”。但人民不是笨蛋,怎麼會看不出民進黨的私心盤算?

  羅智強文中的第四大敗局,當然是兩岸政策。兩岸僵局一日不解,臺灣許多困局就很難根本性地打破。

  羅最後表示,這四大敗局,都不容易化解,但卻不是不能夠化解。最重要的起點是態度,蔡總統最需要改進的,就是真正做到她自己宣稱的“謙卑、謙卑、再謙卑”,而不是挂著謙卑的羊頭,卻賣起傲慢的狗肉。做到這一點,蔡英文的執政困局才有可解的一天。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