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馬英九回憶參加WHA:用中華臺北就是正式觀察員

2017年05月12日 08:03:55  來源:重慶時報
字號:    

  據中評社報道,馬英九11日下午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進行專題演講“從國際法看兩岸關係”。他回憶了當年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時的一些細節,表示以“中華臺北”身份參加WHA,是正式觀察員。

  馬英九接受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邀請,從2016年9月開始,學期間每個月舉行講座授課。下午的講座在外雙溪校區第一教研大樓普仁講堂舉行,現場240個座位約坐滿8成;場外依例架起螢幕並擺滿座位實況轉播,方便學生臨時到場聆聽。

  馬英九一開始就提到,每年差不多這個時間,世界衛生組織會針對臺灣能否出席WHA作出決定。他曾提到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因為兩岸關係發展結果會造成國際法的影響,即兩岸關係會影響國際法的發展。有關臺灣參與WHA的經過,他回顧,從1997年李登輝執政時,就想進入WHA,當時請20個“邦交國“提案,但每次都被130、140個國家否決。2008年他就任後,2009年1月WHO來函同意納入“國際衛生條例”;當年4月,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就收到WHO秘書長馮陳富珍寫來的信,稱呼“衛生部長”葉金川,因此以“中華臺北”身分參加WHA,是正式觀察員。

  馬英九還談起二次大戰後世界上分裂國家的問題,包括德國、越南、朝鮮半島、海峽兩岸;如今德國已經武力統一,越南已經和平統一,朝鮮半島仍在軍事對立;至於兩岸,馬英九稱,他主政的8年,是近60多年來最和平繁榮的,連韓國對兩岸關係都很羨慕。

  馬英九表示,世界上有173國跟中國大陸建交,多數國家跟中國大陸簽署建交公報,承認一中原則。馬英九解釋,臺灣和大陸“九二共識”,這些採取模糊政策的國家也是“一中原則”,因為這樣保持彈性,才能跟臺灣繼續打交道,因此“九二共識”是好設計,讓臺灣有呼吸空間,可以發展關係,對大陸也好。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