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美參議員提案解禁美臺官員互訪 陸學者:通過可能性極低

2017年05月05日 11:23:28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亦超】美國媒體5日報道稱,多位美國聯邦參議員當地時間週四(4日)共同提出旨在加強所謂“美臺關係”的法案,並呼籲美國政府解除美國與臺灣之間“所有級別”官員的互訪禁令,以“鼓勵雙方官員的交流往來”。

  這個名為《臺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的法案是由盧比奧(Marco Rubio)等六位聯邦參議員共同提出,要求美國政府“不能限制任何級別的美國政府官員到臺灣與他們的對口會面,也不能限制臺灣高層官員到美國來與美國官員會面”。

  參議員盧比奧在一個聲明中聲稱,”美國應該加強與臺灣的關係,鼓勵臺灣與美國官員在彼此首都間的互訪”。他更宣稱,“這個法案非常重要,特別是當中國大陸正試圖阻撓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之際。”參議員梅南德斯則稱,這個法案可以協助讓“美臺之間的接觸正常化,進一步推動彼此共同的繁榮、安全與文化關係”。

  美媒稱,除了參議院之外,眾議院方面也有議員在今年初提出相同法案。眾議員夏伯特、羅伊斯及舍爾曼1月13日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過境舊金山當天提出眾議院版的《臺灣旅行法》。

  在美“臺獨”組織“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陳正義妄言,這是美國參議院釋出的重要訊號,顯示“臺美關係中現今的聯絡管道已經過時”,不足以維持區域和平穩定。

  所謂的《臺灣旅行法》的條文稱,美國的政策應該允許包括美國政府主管國家安全事務的內閣及其他所有行政部門官員到臺灣訪問,也允許臺灣當局的高層官員在“符合他們尊嚴的適度尊重”情況下訪美,以便這些官員能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及其他內閣部會官員會面。

  另外,該法案還要求允許“臺北駐美國經濟文化代表處”和臺灣當局設立的功能性機構在美國從事公務,包括任何涉及國會成員、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或是臺灣當局的高層官員參與的活動。而除了允許美臺各階層官員互訪外,法案也要求美國國務卿在法案生效的180天內提出報告,説明美國官員到臺灣訪問的情形。

  對此,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在接受環球網記者訪問時表示,美國國會中一直有一股強烈的保守勢力,他們多年來不斷地提出涉臺議案,總共不下上百個,試圖提升美臺之間的“實質關係”。可以説,這是與特朗普總統近來不斷強調要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不相符的。該法案的提出一方面是部分的國會議員在對特朗普施加壓力,另一方面也與臺灣當局在美國國會的遊説集團有關。

  不過,王建民也認為,該法案最後能獲得通過的可能性極低,全面解禁臺美官員之間的互訪也幾乎不可能轉化為美國政府的政策。王建民並稱,要清楚美國的對臺政策始終是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核心。對臺的具體策略或許時而潮起,時而潮落,但美國對大陸的制衡心理不會改變。美國對臺軍售、以及奧巴馬卸任前簽署的《國防授權法》裏將臺美資深軍事將領交流解禁,就是這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對日後“臺美關係”的實質升溫保持高度警惕,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