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馬英九:以今天的條件 臺灣沒有資格説不理誰

2017年05月05日 11:09:4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據香港中評社5月5日報道,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4日在臺灣中正大學做專題演講,就兩岸經貿與“新南向”政策、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臺當局各項改革及“去中國化”等問題闡述自己的看法並回答學生提問。

  以今天的條件,臺灣沒有資格説不理誰

  在回答兩岸經貿與“南向”政策問題時,馬英九表示,二者可以同時並進,二選一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但也不能一個雞蛋都不放啊!”。他提到,以臺灣今天的條件,是沒有資格説不理誰。

  馬英九表示,臺灣不能説因為陸客少了,所以就去東南亞,因為相差太懸殊了,也是補不起來的,“二選一,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他説,在他主政期間就有主持東南亞小組,例如和馬來西亞簽了互相承認學歷,使得馬國學生來臺求學快速增加等,但並沒有叫“新南向”。“我們認為,與大陸是不衝突的,可以同時做,以臺灣今天的條件,是沒有資格説不理誰,每個方面都要注意到的。”

  蔣介石功過可辯論 沒必要去蔣

  在談到臺當局一系列“去蔣化”的手段時,馬英九表示,國民黨對臺,有“光復臺灣”、“保衛臺灣”與“建設臺灣”三大貢獻,蔣介石的功過可以辯論,但沒有必要“去蔣”。至於對臺灣農業貢獻度,蔣介石也遠勝於八田與一,但破壞銅像,他要提出強烈的譴責,直指是懦夫的做法。

  馬英九説,世上無完人,蔣介石的功過對錯都可拿出來講,“去蔣化”則沒有必要,如果不喜歡銅像,想要移走,也不是不能,但要制定出一套辦法;但還是鼓勵校園對於蔣介石的功過可以舉辦辯論。

  馬英九認為,228事件、白色恐怖當中,蔣介石當然是有犯錯,但是不是元兇?大家尋找更多的資料,拿出證據來説話,不能隨便就認定。但針對“光復臺灣”、“保衛臺灣”與“建設臺灣”,讓臺灣經濟發展,“吃果子要拜樹頭,他(蔣介石)雖有犯錯,但對臺灣有貢獻。”

  如何生存?臺灣應想一套在國際社會安身立命的方法

  在學生們最為關注的兩岸關係問題上,馬英九表示,兩岸關係要務實,要找出臺灣在國際社會安身立命的方法。他並舉任內臺灣參加WHA為例,強調兩岸關係改善是關鍵,“一中各表”讓臺灣在國際社會有喘息空間。

  馬英九表示,當局應該務實去看什麼對臺灣最有利?我們主張“一中各表”,兩岸都主張一個中國,過去他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時做的民調顯示,有50%甚至60%以上是支援的。

  馬英九説,“我們有這個彈性,在國際社會才有喘息空間”。世界上與大陸建交有173個國家,與臺灣“建交”是21個。懸殊到如此地步,如果沒有一套安身立命的方法,如何生存?

  馬英九以臺灣還等不到WHA邀請函、能否參加為例表示,1997年,李登輝決定要推動臺灣加入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並從當年開始申請,由“邦交國”幫忙提案,但每年都被大會以懸殊比數否決。直到2009年,葉金川以“衛生部長”之銜獲邀出席WHA,名稱是中華臺北、地位是觀察員、層級是大會,直接與WHO聯絡。

  因此,馬英九説道,很明顯,有這樣的改變,是之前的約一年時間,臺灣與大陸的關係改善,“對方知道我們出席不會表達“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獨”,“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