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三新”提法遭嘲諷 臺學者嗆:問題在你“三心二意”

2017年05月04日 08:16:3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5月3日出版的臺灣《聯合報》在頭版頭條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該報專訪時提出所謂“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兩岸關係互動新主張,不料遭到兩岸輿論的痛批。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吳敦義批評蔡英文“用華麗的、很多人都不懂的詞藻,試圖解決沒智慧、沒能力面對的問題”。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稱,蔡英文要北京“調整兩岸立場”來遷就隱性“臺獨”路線,如非自不量力,就是癡人説夢。

  所謂的“三新”,蔡英文解釋説,臺灣與大陸要正視“變動中的情勢”,共同來維持一個和平穩定的狀態,這是雙方需要努力的,而且需要有一些結構性的合作關係。

  蔡英文強調,如果大陸一直在講,一張沒有答完的考卷,她覺得那是一個“沒有善意的講法”,因為情勢已經改變了,是一個大家共同維持的局面。面對新的問卷,不是任何人可以單獨解答的,是大家要共同來解答。她覺得“現今兩岸關係需要的彈性與善意是不足的”。

  她稱去年“520”就職演説“代表臺灣社會最大的公約數”,“也是最大的善意”,希望大陸能夠認知到這一點。她還呼籲大陸“還是好好地想一想,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對大家都是有利的”。

  最後,蔡英文説,今年的WHA臺北迄今尚未收到邀請函;她表示,這件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真的要請對岸小心地處理”,否則會讓兩岸關係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

  去年“520”蔡英文上臺當天,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發表談話,重申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在於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稱注意到蔡的就職演説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蔡英文的“三新”提法3日在島內引發強烈反彈。臺灣中天新聞稱,在這場專訪中,提及兩岸、區域和平、國際空間等議題時,蔡英文不知有意無意“7次”提及需要大陸釋出“善意”,令臺灣人擔憂。民進黨昔日批評馬英九隻會倚靠大陸“善意”,如今自己似乎更加指望大陸“善意”。如若對岸不願釋出“善意”,蔡英文所謂“三新”,所謂“結構性合作關係”,豈非都只是空談?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説,所謂“新問卷”,“我們要問蔡總統,臺灣的問卷是什麼?答案又是什麼?”他批評,一年了,人民已經厭煩“文青式”的空洞説法,“請對人民講白話、講實話、講真話!”他警告蔡英文當局不要誤判情勢,操作政治。“WHA無法出席,只怕也不是一句對岸打壓那麼簡單。”

  深綠陣營同樣不滿蔡英文此番表態,激進“臺獨”分子蔡丁貴3日直接質問蔡的談話到底是“屈服還是善意”?他説,“新問卷”的意思就是蔡英文請大陸重新發考題,以前的考卷要作廢了,而沒有明確“新情勢”,也還不知道大陸的“新問卷”是什麼就談“新模式”,只是憑空想像而已。

  臺灣文化大學講座教授陳一新表示,蔡英文自認為在專訪中放出一些資訊,可以緩解臺灣所面臨的國際及兩岸關係的惡化,但實際上蔡“低估了美國和大陸,高估了自己,錯估了政策。”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遊梓翔3日在臉書上怒轟“三新無用”,“蔡所説的話究竟‘新’在哪?真認為這樣的空話能解兩岸僵局?”他説兩岸真正的問題在民進黨的“三心二意”,所謂“三心”指“聯美制中”“聯日制中”“臺灣獨立”的心,“二意”則是對大陸的敵意、有事沒事來段空話應付一下的虛情假意。

  “情勢改變了”,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3日在“中時電子報”撰文稱,現在不能假設臺灣在兩岸關係中是“自變項”,更不能假設兩岸關係惡化中大陸受害會大於臺灣,這才是“情勢改變了”後,蔡英文必須誠實告訴民眾的事。

  3日晚,蔡英文第4次在推特上向國際社會喊話:不應以任何理由排除臺灣參加WHA。不過這一次她用的是日文。“中央日報網路報”稱,蔡以臺灣能否參加WHA作為兩岸互動的重要指標,如此近乎要挾的口吻,使得人們從她身上完全看不到遠見視野。

  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牧洲3日在臉書上寫道,想要改善大陸對臺灣的旅遊順差,就得擴大陸客來臺人數。對岸等著蔡當局補交考卷,臺灣百姓等著漫長的執政期;眼看著大陸愈來愈有自信心,臺灣卻愈來愈驚心。比起臺灣在兩岸問題上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3個新主張,如何創造出讓人民滿意的數據更有説服力。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季諧】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