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當局強抱美國大腿 提合作策略炫軍事交流

2017年05月02日 08:53:3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在蔡英文上臺即將滿一年、民意支援度不斷下跌之際,臺當局似乎有意將視線外移,最近頻頻向美國示好,提出爭取適當軍購項目、升級“臺美軍事交流合作”等各種措施,但對此有島內分析認為,這些都是臺灣“單方面的期待”。蔡英文日前接受專訪時曾稱,不排除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二次通話”,但很快遭特朗普拒絕。

  臺“立法院”1日邀請“外交部”“國防部”等“部會”針對“建構臺美關係全新架構之目標、策略及期程”進行專題報告。據“中時電子報”1日報道,臺“外交部”當天提出5項策略,包括持續關注特朗普政府人事佈局、爭取特朗普政府與臺灣洽簽雙邊貿易協議、持續推動“臺美軍事合作及交流”、推動建立“升級版臺美夥伴關係”以及充實健全美國國會友臺力量等。

  臺“國防部”4月30日提交給“立法院”的報告中則提出爭取適當軍購項目、促請美方派遣高階軍事將領及國防決策層級官員赴臺交流,協助臺灣檢討建軍規劃與各項戰力建置優先級等。美、臺雙方軍事關係由單純的“硬體”武器採購擴展為“軟硬體並重的互動機制”。臺“國防部”首度公佈臺美軍事交流互訪人數,去年美方訪台140余案,共1000余人次;臺方赴美170余案,共900余人次,雙方互動“綿密熱絡”。

  臺“國防部”還在報告中透露,目前執行中的美國對臺重大軍售案共有9項,包括AH-64E攻擊直升機、UH-60M通用直升機、“佩裏”級巡防艦、AAV7兩棲突擊車、人攜式短程(刺針)防空導彈、方陣快炮、F-16A/B戰機性能提升、P-3C長程定翼反潛機、“愛國者”導彈系統性能提升等。

  對於臺當局敦請美方強化“臺美戰略溝通”,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批評稱,臺當局的這些報告都是“單方面的期待或目標”,未來如何落實,要打上大問號。至於美國對臺軍售問題,江啟臣認為,目前特朗普的國安團隊還沒完全到位,臺“國防部”在美方找不到對口,並無實質進程。

  國民黨“立委”許毓仁接受《旺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對臺軍售還是要看美國、中國大陸、臺灣這三方關係。美國現在需要大陸牽制朝鮮,短期內臺灣方面應該買不到想要的武器,而特朗普為了和大陸維持良好關係,“臺美關係”應該會進入一個冷卻期。東吳大學政治係教授劉必榮也認為,臺當局的期盼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因為如今中美關係非常好,美國不可能為了對臺軍售,影響到中美關係。劉必榮稱,即便臺灣爭取到突破性先進武器,如F-35戰機,但因美方公司生産線有限,恐怕要等上十年八年,那時兩岸關係不知變成什麼模樣,其實沒什麼意義。

  蔡英文4月27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我們不排除再打電話給特朗普總統本人,不過這要看情勢是否有需要,以及美國政府對區域事務的考慮”。蔡英文還表示,臺灣可能需向美採購F-35戰機。不到24小時,特朗普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被問及會否再與蔡英文通電話,他表示對此不感興趣,稱這“會給中國製造麻煩”。有島內媒體注意到,路透社對特朗普專訪的標題,用的是特朗普“峻拒”(spurns)臺灣“總統”建議再通一次電話,有評論稱,這是對臺灣的“矮化”。

  島內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稱,特朗普直接拒絕跟蔡英文通電話,其實等於明明白白告知全世界,“臺獨”已經玩完了。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諷刺蔡英文錯估形勢,把臉伸到國際舞臺上被打。

  面對“立委”們的質疑,臺“外長”李大維1日上午回應説,路透社報道特朗普“spurns”(峻拒)與蔡英文再度通電話,如果這是美國官方用詞,他會很驚訝,但一個媒體為了衝點閱率的用詞,沒有太大意義。李大維表示,路透社是突襲式發問,蔡英文回答“很周延”,是律師式回答。李大維説,美方事後有對此事表達關切,臺“外交部”把蔡英文答覆全文給美方看了後,美方表示沒有意見。李大維還稱,事後臺“外交部”已向該國際媒體(指路透社)“表達抗議”,而該國際媒體駐亞洲代表負責人也向臺灣方面表示“不好意思”,且該媒體的亞洲特派員並不知道美洲特派員隔天就要採訪特朗普。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