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化身"事後諸葛亮"怒懟"行政院"能解前瞻爭議?

2017年04月28日 09:54:3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化身"事後諸葛亮"怒懟"行政院"能解前瞻爭議?  

  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徑自宣佈草案審查過關,交付朝野協商,引發爭議.(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4月28日訊 綜合臺媒報道,臺當局“立法院”26日初審“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會議主席、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徑自宣佈草案審查過關,交付朝野協商,引發爭議。

  臺灣“立院經濟委員會”26日上午審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但因國民黨“立委”延續週一焦土戰術、以權宜性問題發言杯葛議事進程,民進黨團採取突襲戰術因應。11點半時,“綠委”集結趨前包圍主席臺,保護“召委”邱議瑩與議事人員,開始逐條宣讀條文,前後約20分鐘,邱議瑩宣佈全案送交“院會”,完成初審

  民進黨此種作為引起國民黨以及部分團體的不滿。期間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廖國棟更一度激動扛起會議桌與民進黨“立委”發生激烈衝突,“立委”黃昭順等人也拿水潑擊臺上“綠委”,現場混亂不堪。國民黨痛批這樣的會議結果不能接受,批評民進用多數暴力強行過案。

  “藍委”費鴻泰痛斥邱議瑩從審查到宣佈散會,只花1分鐘就將全案送交“院會”,“1秒鐘就花掉148.33億元(新台幣,下同)”。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在臉譜網(Facebook)痛批“每秒148億元的史上空前效率,這不是世界級鬧劇嗎?”

  臺灣“公督盟”表示,“一例一休”當時也用強行通過,造成現在社會許多混亂,所以8年8800億(新台幣)的龐大計劃更應該耐心、嚴謹地討論,以免錯誤後果又讓全民承擔。任何情緒發言無助於會議進行,反而引起更多的不滿,此時“召委”更應扮演公正持平的會議主持角色。

  此時,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坐不住了,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對前瞻建設宣傳不力怒飆“行政院”,質疑許多好計劃先前都沒對外説明。列席“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立刻把宣傳網站秀給蔡看,不料火上加油,蔡看完更火,表示“網站都只是把過去的新聞稿貼上,民眾如何能了解。”她要求“行政院”對外説清楚。

  臺媒則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發飆,怒責“行政院”未做好前瞻建設計劃溝通。諷刺的是,與此同時,邱議瑩已在“立法院”強行通過該條例的初審。既已蠻橫闖關,才要談溝通,這是什麼施政邏輯?

  三年前,服貿協議的“半分忠”(2014年“立法院”審查服貿協議,前國民黨“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以半分鐘時間將服貿協議送出“委員會”遭民進黨“立委”痛批是“半分忠”)事件,引發了轟轟烈烈的“太陽花運動”。反觀這次前瞻建設條例的“一分瑩”事件,八千億債留子孫的隱憂重重;但“太陽花”領袖都已成了政治入幕之賓,甚至扮演側翼打手,誰來替下一代呼喊不公?

  都已經煮成飯了,才喊著要洗米,這真是令人困惑的施政邏輯。蔡英文似乎以為,外界之所以雜音四起,是因為臺當局“宣傳不足”導致民眾誤解;只要加強溝通,就能化解。殊不知,前瞻建設計劃內容不僅流於拼湊,更充滿重綠輕藍的分配私心,只凸顯施政者氣度狹小。這樣的計劃若不調整,就算拿去國際宣傳,也不會變得更好。

  更嚴重的是前瞻計劃缺乏長期的思慮,後續營運及財務自償性均未經理性評估。如此盲點重重的建設計劃,卻要誇張挂上“前瞻”的招牌,聲稱要為臺灣經濟添柴火。問題是:人民的智商有這麼低嗎?你的“前瞻建設”,可能變成我的“後顧之憂”,誰咽得下去!

  與其要求“行政院”加強宣傳,蔡英文還不如要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改變心態,回歸理性審查的角色,在未來二、三審務實把關。如此,才不會讓這個浮濫計劃變成民進黨必須背負的包袱。未來有城市輕軌荒棄時,人們將記得是誰的功過。(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