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港臺年輕人熱衷在內地工作 城市認同比文化認同有效

2017年04月19日 09:27:0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灣萬名大學生爭上海818個工作崗位。”上週末臺北的一場臺商招聘會受到臺灣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有島內評論稱,兩岸除了和平發展外,似乎正開始進行一場和平競賽,雙方以各自的優勢條件博取新世代的青睞,而兩岸的精英人才也將以本身的去留行動,為兩岸社會投下認同票。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也有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選擇到內地就業、生活。與傳統意義的“文化認同”不同,“城市認同”將港臺年輕人與內地連接得更緊密。

  據臺灣《聯合報》17日報道,上海市臺協15日在臺北松山文創以“世界的上海、築夢的舞臺”為主題舉辦徵才博覽會,818個工作崗位,吸引了上萬名臺灣高校應屆畢業生去應徵。上海市臺協會長李政宏説,比原先預估三四千人來應徵更熱烈,會到中南部再辦一場。去年畢業已在臺灣某銀行工作的陳奕任表示,就金融業而言,兩岸待遇差不多,大陸發展性更好,他願去大陸歷練。陳奕任説,他畢業後留在臺灣工作,看到同學、朋友到大陸求職,晉陞很快,“臺灣年輕人選擇到大陸就業,就是抱定離開舒適圈,會更加努力”。對此,島內資深媒體人李艷秋稱,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大陸打拼,臺灣當局卻因為兩岸關係太差,無法為自己的子弟提供保護,未來只有靠臺商照顧家鄉孩子,臺當局將沒有角色。

  本月初,一名臺灣青年發佈視頻,對比臺北和上海,大讚上海“方便到害死人”,奉勸臺灣年輕人別再當井底之蛙,引發島內反思。今年剛從武漢大學畢業、邊創業邊考研究生的一名臺灣學生對《旺報》透露,雖然他很多高中同學總在臉譜上跟著罵大陸,但近來卻私下問他,大陸有沒有什麼工作機會可以介紹給他。正在上海實習的臺灣實踐大學蔡同學表示,一直都很嚮往到上海工作,臺灣市場比較小,大陸市場真的很大,在這裡多學多看,發現格局會不一樣。上海市臺協副會長林玉珍透露,上海市臺協與實踐大學合作,已讓170多名臺灣學生到上海的臺資企業實習,最後選擇留在上海工作的超過七成,且很多在工作第3年時,薪水就能超過臺灣的同類型工作。

  臺灣遠見民調中心上月底發佈的民調顯示,在20至29歲的臺灣年輕人中,有59.5%的受訪者表示想去大陸工作、求學或投資。在涵蓋各年齡層的受訪者中,51.5%的受訪者表示願赴大陸發展。

  臺灣《中國時報》18日報道稱,大陸對臺工作今年主打“青年牌”。長年從事兩岸青年交流的人士透露,今年赴陸實習名額暴增數倍,包括大陸國企、文博單位、傳媒機構,預估釋出超過2000個實習崗位。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則表示,面對臺灣政局變化,大陸意識到對臺工作不能僅依靠某些團體組織,因此未來將更多直接面對臺灣老百姓與青年。

  對於兩岸青年交流,廈門大學臺研院助理教授陳超提出,大陸應重視臺灣青年對所居地事務的關切,著力塑造對其所居城市的認同感,提高其在大陸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參與度,為他們在大陸求學、就業、旅行、婚姻等創造便利條件。臺灣東海大學政治係副教授張峻豪認為,過去兩岸交流數不勝數,大部分談的是相同語言、文化等要素,臺灣年輕人很難有同感。張峻豪説,有大陸學者直言,臺灣青年是“實用主義的過客”,光談“文化認同”效果不大,不如談“城市認同”,著力推動讓臺灣青年在其居住地更便利的政策。

  花蓮縣源城小學教師唐宇新近日投書媒體稱,蔡英文上臺未對基層教育做出貢獻,反倒是忙著“殺”教育,用各種方法威脅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權益。唐宇新透露,自己目前正跟大陸教育網站合作,還打算參加馬雲公益基金會的“微校鄉村教師計劃”。他稱,不知為什麼,協助自己的不是臺灣當局,而是某些臺灣人眼中的“敵人”——大陸。

  也有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選擇“北上”到內地發展。據香港《文匯報》17日報道,第15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近日在深圳舉行,現場不少港籍畢業生專程前往面試。前來應聘的香港年輕人表示,內地就業選擇多,部分崗位更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會有更多外派工作機會,發展機會大。“現在的內地早已有能力提供高薪。”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副院長錢鏘龍表示,回歸20年來,兩地差距早已縮小,“過去內地經濟還未發展時,香港月工資1萬港元,內地只有2000元人民幣,對比懸殊,港人不願北上。反觀現在,香港一份工作剛入職也不過1萬多、2萬港元,內地基本也可以達到1萬多元人民幣,差距已經縮小。同時,不少名企還能提供百萬高薪引才。”

  此外,內地大量開建人才公寓,對比香港擁擠不堪的居住條件,內地的住房福利對港籍畢業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深圳前海為港籍人才提供的“深港合作住房”,優先面向金融、物流、IT人才,每套月租金僅1120元至1600元人民幣,最長可租住4年。深圳前海厚德創業孵化器深港聯絡員慕容志輝透露,每週厚德都能收到十多份商業計劃書,其中約1/3是來自香港的創業團隊。香港《文匯報》稱,如今的香港由於某些政客不斷挑起政治紛爭,令社會、經濟發展阻滯,大批高校優秀畢業人才選擇北上到內地就業、創業。在IT人才中,這一比例甚至高達八成。同時,香港房價過高、人才居住環境差、幸福感低,也限制了人才的發展。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