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國臺辦回應兩岸關係熱點 臺灣方面"揣著明白裝糊塗"

2017年04月13日 08:13: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發佈會上邀請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例行新聞發佈會4月12日在北京舉行,發言人安峰山就近期兩岸熱點話題,接受兩岸媒體提問。

  兩岸關係前途取決於臺當局道路選擇

  針對臺灣方面陸委會有關負責人稱“兩岸熱線停擺是因為大陸沒有意願,片面不溝通”,安峰山應詢表示,導致兩岸聯繫溝通和協商談判機制中斷的原因和責任,大家十分清楚。臺灣方面的這種説法是典型的明知故問,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針對臺陸委會日前稱臺灣海基會已邀請陳德銘以海協會會長名義訪台,安峰山應詢表示,大陸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立場和主張是明確的,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關於兩會協商與互動的問題,我們已多次表明,只有海基會得到授權,向海協會確認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會聯繫機制才能得以重啟,兩會負責人才能開展交往。

  有記者問,臺灣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説,打開臺海僵局的機會一直存在,兩岸沒有什麼難以跨越的鴻溝,只是政治語言不同而已,並説下半年就有機會解凍。發言人是否認為這種説法過於樂觀?

  安峰山回答説,當前兩岸關係僵局的癥結所在、原因所在,兩岸實際上都很清楚。要想打開僵局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臺灣當局能夠真正拿出善意和誠意,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回到雙方共同的政治基礎,這樣兩岸才能開展接觸互動,兩岸關係才有可能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

  還有記者問,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日前稱,蔡英文上任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由“冷和”幾乎要進入“冷戰”階段。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安峰山答問表示,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前途,取決於臺灣當局道路的選擇。

  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反獨”“遏獨”

  有記者問:有媒體評論指出,目前一批新“獨”勢力蠢蠢欲動,需警惕新老“臺獨”合流破壞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安峰山説,這種評論確實反映了當前兩岸民眾對島內新老“臺獨”合流危害兩岸關係發展的擔憂。“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最大的威脅,所以,我們希望兩岸同胞能夠攜手“反獨”“遏獨”。希望兩岸同胞同心攜手,共築“反獨”“遏獨”的銅墻鐵壁,防止“臺獨”分裂勢力活動給兩岸同胞帶來災難。

  有記者問:最近島內“臺獨”分子搞文化切割,聲稱媽祖信仰是國民黨的統治工具,臺灣民眾如果來大陸拜媽祖更有可能被“統戰”。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安峰山説,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媽祖在臺灣有幾百萬信眾,是兩岸信眾共同的信仰。這些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血脈,也是我們共同的根和魂。

  安峰山指出,在這個問題上搞“去中國化”式的小動作,其目的無非就是想切割臺灣與中華文化的聯結。這種做法就像拔著自己的頭髮,想把自己脫離地球一樣,根本是徒勞無功的,也會遭到兩岸同胞的共同反對。

  惡意攻擊只會使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有記者問:今年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0週年。據悉,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下周將參加由民革中央舉辦的長江抗戰緬懷之旅活動。請問發言人是否了解相關情況?在當前的兩岸關係形勢下,兩岸同胞共同緬懷抗戰歷史有什麼特殊意義?

  安峰山表示,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全民族抗戰的結果。紀念抗戰有利於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繼承抗戰精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回答有關上海與臺北舉辦“雙城論壇”的問題時,安峰山表示,只要對兩岸關係的性質和兩岸城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知,我們對兩岸城市交流持積極開放的態度。

  針對臺灣居民李明哲因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正在接受大陸有關部門的依法調查,安峰山應詢表示,島內別有用心者蓄意製造事端,干擾依法辦案,只會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損害當事人權益。臺灣有關方面刻意把此案引向兩岸關係,惡意攻擊大陸,推波助瀾,只會使已十分嚴峻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安峰山説,自去年5月20日以來,兩岸聯繫溝通和協商談判機制已經停擺,原因和責任大家都很清楚。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為照顧李明哲家屬的關切,基於人道考量,海協會委託臺灣有關團體即海峽兩岸交流服務中心,向李明哲妻子通報了有關情況,同時轉交了李明哲給他父母和妻子的親筆信。

  大陸積極推出便利臺胞的措施

  有記者問:據報道,臺灣旅遊界人士日前表示,大陸游客赴臺縮減已停止擴大,預估大陸居民赴臺遊有望逐步恢復。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

  安峰山回答説,去年5月以來,大陸游客赴臺旅遊人數大幅減少,同時島內旅遊安全事故頻頻發生。臺灣有關方面應認真加以反思。我們多次講過,解鈴還需繫鈴人。只有真正找到問題根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記者問:據臺灣媒體報道,近日臺灣華視因1月至3月播放所謂“本土自製節目”比率沒有達標,被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發函警告。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安峰山表示,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人為設置障礙,是與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的願望和需求背道而馳的。

  有記者問:自4月10日起,臺灣地區居民憑臺胞證可經澳門出入境。此舉受到臺灣民眾歡迎。請問接下來還將出臺哪些便利臺胞往來兩岸的具體措施?安峰山介紹説,澳門特區政府從2017年4月10日新增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作為出入澳門的旅行證件。這項措施會進一步便利臺灣同胞往來澳門、香港和大陸,促進澳臺兩地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

  安峰山説,關於出臺便利臺灣同胞往來大陸和在大陸學習、就業、生活等方面的措施,大陸有關方面和各地各部門一直在積極努力加以推動。

  (本報北京4月12日電)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