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教授:蔡當局“聯日抗中”是巨大誤判

2017年04月06日 11:12:37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施正屏5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上撰文指出,蔡英文當局自去年以來的“外交政策”推動以“親美、聯日、抗中”為核心的戰略主軸,與安倍為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建立異常緊密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以期建構特殊戰略夥伴關係。但面對今年以來大陸武統聲浪突然高漲,兩岸已處關鍵時刻,值得高度警惕。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日報道,施正屏撰文表示,蔡英文當局推動臺日交流合作範圍相當廣,目前主要集中于六大合作領域,包括:一、在政治上提升臺日實質關係,建立特殊戰略夥伴關係。二、在軍事上推進臺日區域安全與情報合作,包括一定程度上的軍事交流合作。三、在經濟上大力推進臺日投資、貿易、金融等全方位經濟合作,並爭取簽署更多臺日經濟合作協議。四、在文化上全面推進臺日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以宣揚“多元文化”淡化中國文化。五、在“外交”上配合安倍“企業南進策略”主張,臺灣推動配合“新南向政策”,與中國大陸展開對抗。六、在國際重大議題上相互支援與配合。蔡當局爭取日本支援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臺灣則支援日本右翼勢力修改和平憲法與向海外派軍。

  施正屏説,蔡當局過去10個月積極推動這一連串“聯日、抗中”舉措,在大陸已開始普遍發酵。大陸武統聲浪高漲,此一趨勢若持續惡化,對臺海和平將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由於臺灣長期只看自己的本土事務,一般民眾多不注意兩岸關係,導致臺灣民主越走越窄,而兩岸關係則是越走越緊。

  對外而言,施正屏表示,蔡當局應以扁時代“外交”路線錯誤為戒,臺灣若想借日本挑戰中日關係,可能是對中日關係的巨大誤判。臺日關係的提升不但牽動兩岸關係的穩定,亦與中日關係高度相關。儘管安倍不時會給中日關係製造麻煩,但日本不可能會為臺灣利益與中國徹底決裂或對抗,仍會以中日關係為優先。

  對內而言,施正屏説,蔡當局親日政策未必符合臺灣多數民眾的期待,從而構成一種民意制約。由核食議題與衝之鳥礁兩項議題觀察:蔡當局原欲強渡關山的核食進口交換簽署“臺日經濟夥伴協議”(EPA),但卻招致民眾高度反彈與抗爭,讓蔡當局不得不臨陣退卻。而蔡當局對日本衝之鳥礁立場模糊、投機,更引起島內強烈批判與廣大漁民的憤慨。顯示臺灣民眾對蔡當局親日策略未必買帳,這讓蔡當局對日戰略與政策受到相當程度的制約。

  施正屏還在文中表示,內憂外患之下,蔡當局處境異常艱難。此外,TPP的受挫恐對臺灣參與國際經貿組織的努力雪上加霜。由於臺灣對大陸服貿與貨貿談判已完全停擺,兩岸如不能修復經貿關係正常化,未來臺灣將面臨極為嚴峻的國際經貿生存空間問題。

  最後,施正屏強調,有關部門必須審慎思考“親美、聯日、抗中”的“外交”路線是否符合當前臺灣利益,並且應謹慎評估是否重回“親美、和中、友日”的等距“外交”,建立真正以臺灣利益優先為核心的外交道路。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