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看臺絮語:取消遙祭黃陵 民進黨數典忘祖幾時休

2017年04月06日 06:09: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清明時節,正是祭拜祖先、慎終追遠的日子。4月4日,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黃陵舉行。萬餘名海內外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共同祭奠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這其中也包括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陳鎮湘、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在內的許多臺灣同胞。

  但是,在海峽對岸,民進黨當局以“時間相近”為由,只照例舉行了“向先祖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沒有照例舉行“中樞遙祭黃帝陵”。民進黨當局的做法,引起島內輿論的批判,認為這是“去中國化”的又一動作。

  清明時節遙祭黃帝陵,在臺灣島內早就成為慣例,每年都由“內政部”主辦,在臺北圓山“忠烈祠”舉行。李登輝、陳水扁主政期間,也延續了這個傳統。2009年,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甚至一改過去由“內政部長”代表主祭的慣例,親自主持遙祭典禮。

  然而,自蔡英文上臺以來,已經兩次取消遙祭黃陵。去年5月20日就職之後,蔡英文僅向“國父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而按照慣例,過去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就職後都會在臺北圓山“忠烈祠”隆重舉行遙祭黃帝陵的典禮。

  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動作頻頻。首先是臺教育主管機構廢止撥亂反正的微調課綱。接著是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提案説要廢除孫中山先生遺像、廢除向孫中山先生致敬的禮儀。今年,民進黨又把“去蔣化”作為“去中國化”的一個行動。另外,臺北故宮博物院原排定7月要展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竟然以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臺灣關聯”為由,為了避免産生“對立”,不排除拿掉“萬世師表”四個字。而臺中市長林佳龍不久前也聲稱,國民黨把臺中的日本神社拆掉重建孔廟,然後用“他的孔子”來統治。

  也許有人會説,這些都只是小動作,然而可不能小看了這些小動作的危害。因為它們傷及兩岸關係的肌理,企圖割斷兩岸在歷史文化方面的聯結,否認大陸與臺灣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史實。比起政治“臺獨”,這種文化“臺獨”的影響有時更加惡劣。

  民進黨當局總要求大陸方面釋放“善意”,卻始終不肯説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邊含糊其辭企圖矇混過關,一邊又數典忘祖小動作不斷。“臺獨”沒有前途,不可能成為臺灣未來的一個選項,這是定論。民進黨再多動作、再多欺瞞、再多頑抗,終將失敗。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