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葉克冬系列專訪”之時政篇】兩岸協商談判機制中斷:癥結何在?大家非常清楚

2017年03月08日 16:11:39  來源:華廣網
字號:    

全國政協委員、海協會副會長葉克冬接受本網記者採訪。(蔡二慶 攝)

全國政協委員、海協會副會長葉克冬接受本網記者採訪。(陶寧薇 攝)

  華廣網6月7日北京訊 (陶寧薇 洪莉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用了208字,闡述2017年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這既是中央長期以來對臺工作的經驗總結,也是處理具體涉臺問題的根本遵循與政策指導。7日,全國政協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葉克冬接受了記者的專訪,用“四個特點”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的深層含義,並就兩岸聯繫溝通與協商談判機制中斷、“臺獨”藝人大陸撈錢等具體涉臺問題作出回應。

  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凸顯四個特點

  葉克冬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是本屆政府歷次工作報告中篇幅最長的一次。跟過去四年相比,今年的對臺工作報告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開宗明義,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三個“維護”,即“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並強調“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這是幾年來最完整、語氣最強烈的一個表述,體現了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的意志和決心。

  二、對和平統一基本方針的論述,比以往更加豐富和深刻。報告中指出“要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表明我們實現祖國統一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也表明我們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為臺灣政局的變化而改變。這也是針對近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上對臺灣問題的各種意見和看法所做出的一個明確回答,體現了不讓“臺獨”勢力干擾我既定方針和主要目標的自信和定力。

  三、提出“兩岸同胞要共擔民族大義”,強調推動和平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道義和歷史責任。臺灣同胞在這個偉大進程中是直接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或所謂“被統一者”,更不會缺席。該表述也是近年來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指出,兩岸同胞要一起推動和平統一進程。

  四、強調“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這一表述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表達了對臺灣青年一代的關心、愛護和期望。兩岸關係的未來在於青年,我們常常説“兩岸一家親”,要讓臺灣青年在大陸就像回到自己家裏一樣。這對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具有深遠的意義。

  兩岸聯繫溝通與協商談判機制中斷:癥結何在?大家非常清楚

  自從去年5月20日蔡英文執政以來,兩岸聯繫溝通與協商談判機制中斷。就此,葉克冬表示,臺當局只有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才有共同政治基礎,也才能夠開展接觸互動,兩岸關係才能夠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

  葉克冬指出,去年5月20日以來,臺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迄今沒有對這個兩岸關係的根本性問題作出明確回答,致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受到嚴重破壞,兩岸的聯繫、溝通和協商談判的機制中斷。而且,兩岸在方方面面的成果受到影響,臺灣同胞的利益受到損害。“造成這種局面的癥結何在?責任何在?我想這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非常清楚。”

  “臺獨”人士大陸撈錢? 分情況看

  近期,“‘臺獨’藝人到大陸撈錢”這一話題也受到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大家都表示堅決反對。對此,葉克冬副會長説,要分兩種情況看。

  葉克冬指出,有一些臺灣藝人或同胞,由於長期生活在臺灣的社會環境下,其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與大陸民眾會有一些不同,包括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也存在一定差異,我們對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諒解和包容。對他們一些不正確的、不恰當的觀點,可以進行宣介、引導,使他們在國家認同、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上得到正確的認識。

  但是,葉克冬也強調,確實也有少數的藝人或其他人,有根深蒂固的“臺獨”立場。“對於這樣的人,我們不能讓他既到大陸掙錢,同時又回去支援‘臺獨’活動,這是我們不能允許的!”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