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兩會聲音:“一帶一路”是臺灣經濟解困的機遇

2017年03月06日 13:51:46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海峽之聲網3月5日北京訊(記者蔡二慶 任婧 朱樂 鞠先鶴)臺灣能否搭乘“一帶一路”的快車,擺脫經濟困境?“一帶一路”能否成為臺灣企業轉型發展的機遇?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表示,大陸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是臺灣經濟解困的重大機遇。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首,臺灣慢慢被邊緣化是很危險的,也是與臺灣民眾的福祉是背道而馳的。”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對臺灣當局的經濟政策表示憂慮。他指出,民進黨當局出於自身的政治訴求,採取新南向政策,放棄了“一帶一路”機遇,很讓人遺憾。

全國政協委員、原臺盟中央秘書長張寧接受採訪

  代表委員普遍認為,“一帶一路”是促進臺灣經濟擺脫長期低迷狀態、促進産業升級的一大機遇。“臺灣企業在人才、科技、經驗方面有突出優勢,有實力參與競爭,並實現與大陸企業的雙贏”,全國政協委員、原臺盟中央秘書長張寧表示,臺商普遍面臨産能過剩壓力,普遍希望能夠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實現轉型升級。

  “臺商對‘一帶一路’都很陌生,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能夠做什麼?”在島內各界仍在觀望時,廣西崇左市臺商會長、崑崙集團董事總經理黃薇彤已經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掘到了真金。黃薇彤2003年進入崇左市,開始只做海關監管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靠收取服務費賺取利潤。“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她抓住“邊境商機”,與大陸企業合作開展邊境貿易,目前已經形成了邊境經濟産業鏈。“現在,我的産業已經轉移到‘一帶一路’經濟帶上。” 黃薇彤説。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胡有清接受採訪

  臺灣臨近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擁有外向型的經濟形態和海洋文化基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優勢明顯。“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臺灣文化有海洋文化的因素,與東南亞國家文化共通”,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胡有清表示,“一帶一路”不僅能帶臺灣經濟再次騰飛,也是臺灣文化走出的機遇,“臺灣文化界如能積極參與,將助力中華文化的全球傳播。”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