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美將派陸戰隊駐守“在臺協會”?學者:不具可能性

2017年02月17日 08:18:51  來源:海外網
字號:    

650.jpg

  前“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海外網2月16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前“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Stephen Young)16日透露,“美國在臺協會”臺北新址今年在內湖落成啟用後,美方將派陸戰隊駐守負責安全維護,並稱這是美國對臺灣朋友表達“承諾”的象徵。對此,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在接受海外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美方派陸戰隊駐守AIT不具可能性,倘若此舉成真,勢必對中美關係造成巨大衝擊。

  美國智庫全球臺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今天(16日)舉辦研討會,探討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對臺政策,而楊蘇棣致詞時主動提到他在AIT臺北辦事處長任內也參與大力推動相關計劃,並表示美國將派陸戰隊、負責AIT在內湖新辦公地點安全維護,稱這是美國對臺灣朋友的“承諾的具象徵性表示”。

  另據中評社報道,針對美軍“駐臺”事宜,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今日受訪時僅表示:“這件事要請AIT(‘美國在臺協會’)來説明”。

  AIT發言人今日也作出回應,稱對此事無法評論。據臺灣“中央社”報道,“美國在臺協會”(AIT)發言人遊詩雅(Sonia Urbom)以書面答覆表示,按照“美國在臺協會”現址的慣例,“美國在臺協會”的人力將與地方當局合作,共同維護內湖新館的安全。但遊詩雅進一步表示,“無法公開討論維安的細節”。

  學者:美國“派陸戰隊駐臺”不具有可能性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所所長劉相平認為,美方派陸戰隊駐守AIT辦事處不具有可能性,但倘若美方真的有此舉動,將對中美關係造成重大衝擊。

  劉相平指出,首先,楊蘇棣應該只是一個智庫學者的身份,更不是特朗普身邊的核心幕僚,“‘派陸戰隊駐臺’應該不是美國政府的主流意見,而只是楊蘇棣個人觀點。”劉相平稱,如今特朗普已與中國大陸進行緩和,也意識到中美關係的重要程度遠遠超過“美臺關係”,“美國方面不至於在這個問題上暴衝。”

  劉相平認為,目前在美國的確有一部分人還把臺灣當做籌碼、當成“不沉沒的航空母艦”,還抱有過去的“殖民主義”心態,“這是腦子不清楚的表現,他們應該明白,臺灣是中國的領土,不是美國的殖民地。”

  劉相平進一步表示,如果美方確實這麼做,首先衝擊的肯定是中美關係,而且這個衝擊肯定要遠遠大於“川蔡通電”帶來的衝擊。此外,這也不符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要求。中美建交時,曾明確要求美方必須撤兵,同臺灣“斷交”。現在美方如果派陸戰隊駐守,就是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特朗普試圖與中國大陸緩和的努力,也都將付之東流。

  “美陸戰隊駐臺”傳聞屢次捕風捉影 遭美國明確否認

  據臺媒報道,美國通常派陸戰隊站衛兵保護海外使領館安全,不過,“臺美斷交”後,AIT辦公地點就無陸戰隊員駐守,美國也一再強調和臺灣方面維持的是“非官方關係”,即“美國在臺協會”是非營利性民間機構。臺媒還稱,AIT內湖新址若真由美軍陸戰隊駐守,形同美國將AIT臺北辦事處視同駐外使領館,對“美臺關係”具重大象徵意義轉變。

  此外,2008年就有外媒報道,美國國務院在臺北英文報紙“臺北時報”刊登廣告,招攬承包商在AIT臺北辦事處新址興建營房,還指將供陸戰隊衛兵居住,當時的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卡西指出,美國沒有任何派遣陸戰隊員駐守的計劃。

  2016年也曾有記者詢問AIT臺北辦事處長梅健華,AIT新館是否將配置美軍現役人員維安?梅建華當時僅模糊表示仍在規劃中。(海外網 姜舒譯、李萌)

背景新聞:"美國在臺協會"前處長:美國陸戰隊將入駐協會臺北新址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