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灣TPP夢斷 臺當局被質疑如何應對“特朗普海嘯”

2017年01月25日 08:56: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特朗普第一波海嘯來襲 蔡當局遭質疑準備不足

  特朗普第一波海嘯來襲,蔡當局遭質疑準備不足。(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1月25日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簽署行政命令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特朗普之舉雖屬意料之中,蔡英文辦公室也説會持續注意美國新政府各項經貿政策的調整,但退出TPP只是“特朗普海嘯”的第一波,臺灣各界等著檢驗蔡當局是否已做好準備。

  臺灣《聯合報》文章指出,在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之前,蔡英文對每位來訪的美國友人,總是不憚其煩地籲請協助臺灣順利加入TPP第2輪談判,幾乎把加入TPP視為最重要的工作。如今特朗普“説到做到”,對於急於想要擺脫被亞洲自貿體系孤立的臺灣地區,確是不小的打擊。然而,退出TPP只是“特朗普海嘯”的第一波,後續對臺灣更直接的衝擊,包括美豬及軍售等,恐都是蔡當局的頭痛問題。

  臺當局“行政院”及“經濟部”24日都表示,仍會努力以TIFA(臺灣地區與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為基礎,推動與美國簽署雙邊經貿協定。但尷尬的是,受美國農業州支援的特朗普,會不會以開放美豬進口,作為TIFA重啟談判的交換前提?這還不包括提高軍購費用,以及在南海議題上如何平衡各方利害關係的挑戰。

  此外,蔡當局雖希望“加強和亞洲鄰近國家地區經濟連結”,但“新南向政策”迄今拿不出實績。外界還莫名所以,一手策劃的“新南辦”主任黃志芳卻已接任貿協董事長,被質疑“還沒開始打仗,主帥就先開溜”,更讓“新南向政策”前景不明。

  文章最後指出,面對難以預測的“特朗普海嘯”,以及瞬息萬變的大國博弈,連民進黨內人士都早已提醒當局不能只是陷於被動、靜觀待變,否則臺灣地區很容易淪為大國交易的犧牲品;如何靈活應變、為臺灣爭取到最大利益,當局必須做得更多。(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