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看臺絮語:遊錫堃説出了蔡英文心聲

2017年01月19日 07:49: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作為民進黨當局派遣的“特使”,“臺獨”大佬遊錫堃近日飛抵美國,準備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遊錫堃在民進黨“四大天王”中英文最差,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為什麼要選他來擔負面見“洋大人”的重任?

  遊錫堃抵美後立馬掏出了自己的“獨門秘籍”。他説,將送特朗普3套郵票作為賀禮,“郵票是國家的名片,代表國家的主權,借此讓國際知道,臺灣推動國家正常化的艱難過程”。而他初獲“特使”任命時還曾説,蔡英文上臺後也追求“國家正常化”,現在要“制憲、正名”。“立委”席次還不夠,但民進黨至少在“國家認同”的法規上可修正,建立“臺灣主體性”。

  遊錫堃的臺詞堪稱“辣眼睛”,但恐怕正是臺當局的心聲。遊錫堃多年來力推“臺灣正名制憲”,蔡英文選他出馬,本身就是一種肢體語言。有些話臺當局不敢説,不能説,所以借身無公職的遊錫堃之口來説。

  蔡英文民調崩盤,“獨”派喊打喊殺之聲比藍營還要大。這是“逼宮”,意在逼蔡英文加大“臺獨”步伐。此時臺當局請出遊錫堃,正好可向綠營表明心跡,表示自己並未忘本,鴨子划水,一切都在不言中,請“獨”派稍安毋躁。

  蔡英文上臺之初,觀察家即已預言,當臺灣經濟惡化、內部矛盾升級,蔡“綠營共主”地位不保時,為博取綠營支援,就會去喝“臺獨”興奮劑,走上陳水扁的老路。半年後再看,這一預言越來越接近現實。

  臺當局“去中國化”、媚日親美、疏遠大陸的一系列動作,已讓兩岸漸行漸遠。此前蔡英文給特朗普打電話,是赤裸裸的挑釁行為,而在島內修改“公投法”降低“公投”門檻等,更是為“法理臺獨”佈局的危險舉動。

  跟追求口頭痛快和戲劇張力的陳水扁不同,這一屆民進黨當局的特長是玩兩面手法。明面上強自謙抑,對外示弱,一再把“善意”、“兩岸應該坐下來談”等挂在嘴上,內裏卻是堅決不承認“九二共識”,毫不客氣在各個領域推行“去中國化”。當大陸做出反應時,臺當局又會裝出一副無辜模樣,控訴大陸“打壓”,而絕口不提自己挑釁在先的事實。

  迄今為止,臺當局並未表現出任何收手的意思。下一步,臺當局可能還會如遊錫堃所説,在各種可以體現“去中”和“臺灣主體性”的法規上動手腳。這必將引發新一輪的惡性迴圈,最終結果就是臺灣海峽迎來真正的“地動山搖”。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