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境外媒體:蔡英文拒絕“一中”陷入國際孤立

2017年01月17日 10:03:45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臺灣駐尼日利亞“經貿辦事處”被要求摘牌更名,以及之前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表明拒絕“一個中國”原則的蔡英文當局在國際社會陷入進一步孤立。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13日報道,自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之後,臺灣人擔心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這也是因為民進黨2016年5月重新執政後,北京方面加大了對臺灣的施壓。報道稱,民進黨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13日報道稱,臺灣目前僅與21個國家有“外交關係”,它數量最多的“邦交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這些關係現在對臺灣而言尤為重要。保住為數不多的正式“外交關係”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島內權威地位的一個重要源泉。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説,如果臺灣“得不到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承認,那要你有什麼用?”

  報道稱,大陸對蔡英文致電特朗普一事作出了憤怒回應。那次通話後不久,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卜睿哲説:“你可以把聖普轉投一事視為北京發出的‘我們有籌碼’的信號。”

  另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13日報道,2016年12月21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終結了與臺北的“外交關係”。在這個小小的非洲島國“背叛”之後,只有21個國家仍然與臺灣保持“外交關係”。近日,另一個舉動表明,哪怕是與臺灣沒有“外交關係”的國家也可能進一步孤立臺灣。尼日利亞已命令臺灣將其代表處從政治首都阿布賈搬至商業中心拉各斯。

  報道説,臺灣在國際上的孤立由來已久。承認它的國家都是一些幾乎沒有國際影響力的小國。爭奪“外交承認”的代價極其高昂:臺灣曾經承認,為爭取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外交承認”,它損失了幾乎3000萬美元的秘密政府資金,因為兩名中間人私吞了這筆錢。

  2008年馬英九上臺,他在位8年期間力爭與大陸和解,雙方簽署了一系列重大貿易協議。大陸也克制了“外交”爭奪,2013年甘比亞與臺灣“斷絕關係”後,並未與這個非洲國家建交。可是,2016年5月馬英九被蔡英文取代。外交緩和很快消失,在蔡英文就職前,大陸恢復了與甘比亞的外交關係。

  報道指出,在這場爭奪“外交承認”的鬥爭中,北京現在處於明顯的上風。

  報道認為,其他國家或許會效倣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和尼日利亞。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