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學生扮納粹是大人的錯 臺慰安婦被指自願是誰的錯?

2016年12月29日 22:37:5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學生扮納粹是大人的錯 臺慰安婦被指自願是誰的錯?

  臺灣新竹光復中學學生在校慶活動中扮演納粹,穿著仿製的黨衛軍制服,高舉著納粹德國的旗幟遊行。(網路圖)

  台灣網12月29日訊 臺灣新竹光復中學學生日前在該校校慶活動上,竟穿著清一色黨衛軍軍服,高舉納粹德國旗幟遊行。照片發到網上,不僅被痛批“在歷史傷口上灑鹽”,甚至引發外事糾紛,招以色列、德國等方面紛紛譴責。該校校長在飽受各界抨擊後辭職下臺,但事件並未平息,島內外輿論仍一片譁然。據臺灣“中央社”等媒體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29日)下午出席其辦公室下設的“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會議”,並首度親自回應這起事件。她説,最近有一些學生模倣納粹引起不小的風波,“我要強調,這不是學生的錯,是我們大人的錯”。

  蔡英文聲稱,“這是因為我們的人權教育流於表面,輕忽了生活裏面的歧視跟偏見,也沒有教導學生在自己‘國家’迫害人權的歷史裏,學到真正的教訓”,並説,這起事件提醒大家深化人權教育的重要性,人權的議題應該融入不同科目的教學裏,“我們要讓學生能理解他人曾經經歷的痛苦,尊重他人的權利並且願意在必要的時候站出來伸張正義。如果做到這樣,我們的教育才算是成功”。

  她還宣稱,會邀“行政院”及相關“部會”,針對目前12年“國教”的人權教育提出項目報告,屆時請“委員”幫忙,給予改善建議。

  幾乎就在蔡英文在其辦公室內主持“人權會議”,大談臺灣學生扮納粹是因所謂“人權教育”沒搞好的同時,應邀赴臺灣東吳大學演講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授課中也提到“人權”。所不同的是,馬借“人權”談及的,是血淚斑斑的二戰慰安婦問題。

  據報道,馬英九下午在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以“慰安婦、戰爭罪與國際法”為題進行講座時談到,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13日則是南京大屠殺。明年是南京大屠殺80週年,但很少人知道南京大屠殺跟設立慰安婦關係很深。

  他介紹,當年,國際媒體報導南京大屠殺許多暴行,讓日本政府備受壓力,因此日軍才開始廣設慰安婦制度。據估計,臺灣慰安婦約有2000人,但實際數量很難估計,如今臺灣尚在人世的慰安婦只剩下3位。近期,大陸進行大規模的研究,讓慰安婦推估數量大增,估計可能達到20萬之眾。馬英九認為,從日本二戰期間侵華軍力超過百萬來看,數字並不離譜。

  對於臺灣島內長期存在慰安婦是否“自願”的爭論,馬英九表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1996年特別報告,説明“慰安婦”這個名詞其實不正確,應該改成“軍事性奴隸”(military sexual slave),且在報告中用了14次“強迫”。他指出,慰安婦首先是被哄騙到海外,同時也沒有性自主權,只要不從動輒就受毆打,結果到現在臺灣卻還有人説擔任慰安婦是出於“自願”。

  “慰安婦是軍事性奴隸,誰願意去當奴隸?”演講現場,馬英九暗批幾乎同時在另一場合大談所謂“人權教育”,聲稱“要教學生能理解他人痛苦,尊重他人權利”,卻向來漠視慰安婦痛苦與人權,指其是“自願”的綠營首腦蔡英文。

  “課綱還要拿掉‘被迫’兩字,很過分!”馬英九表示,這會讓臺灣被國際認為不是文明社會。

  據悉,馬英九擔任臺當局領導人期間,其轄下“教育部”曾于2014年1月27日通過高中“課綱微調”。在臺灣史的部分,將原稱“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改為“殖民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慰安婦的描述增加“被迫”兩字,但這項調整不斷招來島內綠色勢力的攻擊與對抗。“520”後,蔡英文掌權上臺,隨即任用“臺獨”意識形態鮮明的潘文忠擔任“教育部長”。隨後,蔡當局“行政院”于5月31日正式宣告“教育部”廢止令,廢除馬英九推行的“課綱微調”。(台灣網 王思羽)

臺學生扮納粹是大人的錯 臺慰安婦被指自願是誰的錯?

  馬英九29日下午下午在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以“慰安婦、戰爭罪與國際法”為題進行講座。(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