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媒評納粹風波:刪補助、拔名器 臺當局更納粹

2016年12月27日 10:08: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27日訊  臺灣新竹光復中學學生扮演納粹掀起千堆雪,臺灣《聯合報》今日(27日)發表文章指出,學生對歷史的無知該檢討,但臺當局“教育部”怒刪200萬(新台幣,下同)補助款,且拔除光復中學“優質高中”名器,此等行徑,遠逾比例原則,其實更納粹。

  文章説,未檢視納粹那一頁不堪的歷史,錯誤不應再犯是全球人類共同的認知。所謂“納粹”演出,光復中學同學犯了政治上的忌諱,但原始初衷並沒什麼大不對。納粹,是對經濟蕭條、社會不正義的反應後萌生,學生應該不知道這一段可泣的歷史印記。時隔七十多年的歷史悲情,現下又有多少人能正確敘述那段納粹過往?

  同學誤蹈歷史“死線”,至多該怪活動審核單位也對這段全球悲情沒有應有的認知及警覺,以為同學只是cosplay模倣演出,沒什麼了不起。當然更沒想到這是網路時代,照片、影片發上網,才驚詫的看到這段模倣納粹演出有這麼辣效果,辣到德國、以色列“駐臺”官員都義正辭嚴的回應。

  文章指出,任何懲處得看犯意,這是大家都有的共識。蓄意、累犯加重其刑,初犯、無犯意,至多是行為不當,略施薄懲,讓行為人痛一下,下回行動前腦子先上場,不要想到哪、做到哪的盲動,這是教育、懲處的意義。一刀砍死,罪不至此,連負責行刑的劊子手都難下刀。

  文章認為,臺當局砍200萬補助款、拔掉“優質高中”的懲處,過當了。光復中學積多少年的辦學用心才能獲得補助,獲此殊榮,就為了學生的創意疏忽了禁忌,教育部門就下此重手,還是教育嗎?這是政治正確,還是發自教育初心?

  文章稱,對照光復中學校長請辭,學生站出來挺校長,呈現光復辦學是成功的,守護了師生間可貴的情義;“教育部”的怒鍘,只是政治正確。

  臺灣光復中學23日舉辦了一場變裝遊行活動,二年級某班以希特勒納粹造型登場,照片在網路流傳後遭網友痛批。事件隨即發酵,以色列、德國等方面紛紛譴責。臺當局教育部門速刪該校200萬補助,並將該案送“私校咨議委員會”,由學校追究老師及行政人員責任。此舉引發學生不滿,認為這是單純藝術創作,校長沒有辭職必要。(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