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交出手”引發島內猜測 繼續挑釁只會刺激“武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6日,被臺媒視為大陸在外交領域的一次“肌肉展示”——大陸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國(簡稱聖普)復交,這距聖普與臺當局“斷交”剛過5天。有島內學者斷言,兩岸“外交休兵”已畫上句號,只剩21個“邦交國”的臺當局恐迎來雪崩式“斷交潮”。前陸委會官員形容,臺“外交部”駐外官員現在都是抱著“炸彈”在睡覺。面對窘境,拒不正視一中的蔡英文當局會改弦更張嗎?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答案是否,大陸眼下的動作不過是“開胃菜”。
還未來及從監視遼寧艦編隊的緊張中舒口氣,26日中午,北京出來的消息再次令臺當局遭受打擊——大陸外交部宣佈,大陸和聖普恢復外交關係。本月20日,聖普宣佈與臺灣方面“斷交”,震動島內。臺“中央社”稱,島內學者表示,聖普與臺灣“斷交”後不到一週的時間就與大陸復交,説明兩岸“外交休兵”已畫上句號,兩岸恐已進入“外交對峙期”。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分析説,臺灣與甘比亞在2013年“斷交”後,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大陸在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才於今年3月決定與甘比亞復交。兩種情形有很大不同。
民進黨當局迅速撿起老論調,指責大陸“打壓”。臺陸委會稱,“中國大陸計劃性操作一個中國原則,謀我‘邦交國’”,陸委會再度表達強烈不滿與遺憾。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26日晚稱,“我們高度遺憾與不滿”。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秉叡聲稱,大陸和聖普復交再次證明這就是中國大陸的打壓,“未來會更嚴峻”。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廖國棟表示,最擔心的還是未來骨牌效應的發生,而且可能性非常高,各種資訊顯示,兩岸緊張關係跟“斷交”的數量成正比。
骨牌效應正是臺灣所擔憂的。最近兩天,外媒傳臺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教廷將轉而與大陸建交,引發島內議論紛紛,以致臺“外交部長”李大維26日在“立法院”表示,相關報道是“炒冷飯”,“了無新意”。臺陸委會主委張小月26日在“立法院”稱,針對現在21個“邦交國”,確保避免這樣的狀況再發生,“我們應該嚴防下一個、第二個聖多美的發生”。
在輿論看來,在蔡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不時挑釁一個中國原則的背景下,再怎麼“防”也是枉然。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聖普主動宣佈和臺灣“斷交”,國際上都不認為這是單一事件,甚至把這件事和“九二共識”、蔡英文與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有關一中政策的談話等事件聯繫,預言臺灣可能面臨雪崩式的斷交潮。臺灣現在剩下21個“邦交國”,而且有好幾個“邦交”不穩定,隨時會出狀況。比如巴拿馬,早就想與大陸建交。另外,馬英九執政後期,大陸外交官員曾私下説過,宏都拉斯與薩爾瓦多都曾向北京發出建交意願,但當時兩岸有“九二共識”,關係良好,所以北京告訴他們“現在不急”,給婉拒了。但蔡英文不同,她連承認是中國人都難以啟齒,兩岸關係急凍,這些搖擺不定的國家怎麼會看不出來?
英國《金融時報》26日稱,臺灣正式的“邦交國”幾乎沒有什麼金錢和影響力。21個“邦交國”的總人口僅為8400萬。在位於臺北市郊區的一棟“邦交國”代表聚集的辦公樓裏,一些人被聖普“大使”的突然離開震驚。貧窮的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的“大使”遊黛姤説:“我們團隊中的人變得不安,我們開玩笑説,我們都是行李收拾好了一半。”香港中評社稱,臺灣前陸委會副主委黃介正日前在研討會上表示,這段時間,臺“外交部”駐外官員都是抱著“炸彈”在睡覺。
對於蔡當局所稱的大陸“打壓”,《環球時報》記者26日採訪的多名大陸學者均認為,這完全是推卸責任,企圖轉移矛盾。一名專家表示,大陸給了蔡英文足夠時間去完成答卷,但她一直在兩岸關係的定義上不肯明確表態,最近又主動跟特朗普通電話,這是臺灣過去很多年都不做的事情,蔡英文打亂了兩岸之間原先形成的政治互信基礎。大陸已經仁至義盡,就不要怪大陸出手。“如果按臺媒所説,這些都是‘亮肌肉’,那我們還有很多肌肉沒亮出來。”
《中國時報》刊發社論説,臺灣雪崩式“斷交潮”可能難免,大陸軍機在東海與臺海周邊演訓也將成常態,會對臺灣造成沉重壓力。蔡政府強調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關係,也願意與北京對話,卻仍然拒絕一中意涵。同時,臺灣內部“去中國化”企圖明顯增強,戰略上傾向美國與日本的利益日漸明朗,再加上特朗普對北京態度趨硬更是火上澆油,臺海發生軍事危機的可能性已大幅升高。蔡政府若想化解“武統威脅”聲浪高漲的壓力,就必須跳脫“臺獨”黨綱的糾結,戒斷“法理臺獨”誘惑。同時,蔡政府還要主動避免成為特朗普挑釁北京的工具,一廂情願“聯美抗中”只會激化大陸內部支援武力統一的情緒,為臺灣帶來經濟與安全的雙重災難。
據“中時電子報”報道,被認為立場親綠營的臺灣民意基金會26日上午發佈的民調顯示,蔡英文聲望為38%,比上月再下降3.4個百分點。“如果大陸武力攻臺,您對臺軍保護(防衛)臺灣的能力有沒有信心?”對於這一問題,僅有9.1%的受訪者非常有信心,19.9%還算有信心,29.2%不太有信心,37.3%一點也沒信心。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譚福榕 魏輝]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