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又一個友邦要斷交? 臺高官承認關係“亮黃燈”

2016年12月23日 06:54:09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西非國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簡稱聖普)總理帕特裏斯特羅瓦達22日表示,由於中國大陸是重要的戰略夥伴,加上必須改善人民的生活,與臺灣“斷交”是最正確的決定。他否認有關向臺灣要錢的報道。聖普顯然只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在臺灣僅剩的21個“友邦”中,誰會是下一個呢?

  臺“邦交國”數目上次最低點在1979年前後,臺聖“斷交”追平史上最低紀錄。臺“外交部”資料顯示,目前臺灣“邦交國”有21個,包括亞太地區的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共和國、帛琉、索羅門群島和吐瓦魯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史瓦濟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貝里斯、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歐洲唯一“友邦”教廷。

  據臺灣《中國時報》22日報道,臺“外交部次長”侯清山坦言,“友邦”中還有一國“可算是黃燈”,但不方便透露是哪一個,外傳是蔡英文明年1月即將到訪的多明尼加。但“外交官員”認為,説只有一個國家“亮黃燈”實在保守。他以巴拿馬為例説,巴拿馬早就想與大陸建交,2010年大陸外長訪問哥斯大黎加時,巴拿馬總統曾派密使赴哥國與之會晤,當時就已提出建交要求。時任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的密使,正是現任總統巴雷拉。但當時因為兩岸有“外交休兵”的共識,北京婉拒了巴拿馬。另外在馬英九執政後期,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都曾向北京表達建交意願。其中宏都拉斯對臺灣更是“紅燈頻亮”,今年10月該國總統應邀訪台,卻提前在“雙十節”前離境,被認為是“向北京表態”。《中國時報》還提到,大陸深耕非洲多年,去年南非第二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受到全世界關注;與大陸沒有邦交的史瓦濟蘭和布吉納法索都派代表當觀察員,並通過莫三比克拉近關係,大陸2012年起更是成為布吉納法索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聯合新聞網22日注意到,羅馬天主教教廷20日發佈新聞稿,表示期待大陸對本國天主教徒釋出正面資訊,“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斷交後,教廷對北京的態度備受關注”。臺灣前“外交部長”胡志強表示,蔡英文當局上臺後,最可能“斷交”的兩個國家是巴拿馬和教廷,聖普頂多排第三位,“沒想到聖國搶了頭牌,這種骨牌式斷交值得注意”。臺灣大陸地區商校學生協會理事長陳建仲22日撰文稱,臺灣在非洲“友邦”如今只剩兩個,對比大陸近年來對非洲的龐大建設以及國營企業投資所形成的獨佔影響力,“我僅有的非洲友邦很可能不保”。加上教皇多次表達希望訪問中國大陸,“一旦中梵建交,對臺灣在中南美洲的其他天主教邦交國將形成巨大壓力,包括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多明尼加、巴拉圭等,情勢都不樂觀”。陳建仲還注意到,針對臺灣散佈在南太平洋的“邦交國”,北京通過“中國與南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論壇”耕耘多年;反觀臺灣和這些地區的“邦交”維繫幾乎完全仰賴援助,“一旦大陸下重手,要保住我在該區的6個邦交國將十分艱難”。

  對於蔡英文明年1月的出訪前景,島內充滿憂慮。陳水扁兒子陳致中22日回顧稱,2006年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要到查德參加總統就職典禮,但出訪前獲得情報“查德要斷交”,臺灣於是提早宣佈與查德“斷交”。陳致中説,蔡英文預計明年1月率團參加中美洲“友邦”尼加拉瓜總統的連任就職大典,但該總統自2007年連任迄今從未回訪台灣,“在外交慣例上也屬罕見”。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22日表示,兩岸若穩定,就不用訴諸武力,兩岸若有武力抗爭,臺灣絕對佔不到便宜。美國在臺協會前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認為,聖普“斷交”似乎是結束“外交休兵”的警告。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2日的社評稱,“從兩岸關係著手,才是解決臺灣國際參與的不二法門”。一個中國原則從來都是大陸與各國交往的基礎,過去8年國民黨執政期間,大陸也是堅持一中原則,臺灣卻基本維持了“邦交國”數量,可見問題不是出在大陸堅持一中,反而是蔡英文當局背離一中原則所致。《聯合報》稱,華盛頓可以打“臺灣牌”,北京則可以“打臺灣”。蔡英文若單邊向美日傾斜,遲遲不能在兩岸關係上取得突破,臺灣勢必被一再輾壓,“蔡必須慎思兩岸大局與臺灣的真出路”。《中國時報》反問,臺灣真的像某些民進黨“立委”説的那樣不在乎失去“邦交國”?“而臺灣要失去幾個邦交國,蔡英文政府才會有感、才會覺得痛?才會省悟到自己的作為根本不是勇敢,而是愚蠢,是不負責任!”《中華日報》直言,後續倒下的骨牌恐怕不只兩三張,蔡英文出訪拉美前後甚至出訪期間,如有受訪任何一國突然與臺灣“斷交”,應該也不足為奇。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