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英川通話"只高興18天 蔡英文收到"斷交"聖誕禮物

2016年12月22日 10:37:0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英川通話”後,有人稱“這會是短多長空”,但沒想到,才不過18天,“空頭行情”即告上演。(網路圖)

  台灣網12約22日訊 臺灣“中時電子報”今日發佈署名劉屏的資深媒體人文章——《英川通話只高興十八天》。作者在文中談及,此次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對美國專家而言並不意外,如果硬要説有一點兒意外,就是“我以為其他哪個國家會先斷”。之所以不意外,是因為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與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的一番“英川通話”(臺灣將特朗普譯為川普)必然産生效應。作者感嘆,“英川通話”後,有人稱“這會是短多長空”,但沒想到,才不過18天,“空頭行情”即告上演,想想,這也未免太短了吧。

  文中回憶,8年多前,臺灣一位資深外事人員曾告訴作者,某臺灣“友邦”很久就情況不穩了。唯馬英九主張“外交休兵”,一反陳水扁的“烽火外交”,臺灣與眾多“友邦”間的“邦交”遂有8年穩定期。但現在情況變了。蔡英文在選前選後一再強調“維持現狀”,但上任以來,其具體作法卻與“維持現狀”背道而馳。兩岸默契既已打破,臺灣面臨種種衝擊也就沒什麼意外了。

  作者在文中計算,1990年大陸的GDP不到4000億美元,臺灣則為1700億美元,兩岸約為2.25比1。1998年,即臺灣開放赴大陸探親後的第一年,約為3比1;到了去年,已經變成約21比1;變化之迅速,對比之強烈令人觸目。如今臺灣的GDP只及大陸的4.7%,卻還要在涉外事務上與對方大小聲(閩南話:大呼小叫,吵鬧聒噪,對人不敬),未免太不務實了吧!兩岸關係和緩,臺灣有活路;兩岸關係惡化,臺灣只有吃虧的份。幾個月來,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一再受阻,已經可以預料到“外交”必然受挫,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説“未來恐將走投無路”,誠哉斯言!

  文章説,1992年,時任臺當局“外交部長”錢復曾説“大陸政策的位階應該高於外交政策”,也就是“臺灣要想改善對外關係,前提是兩岸關係要改善”。20多年來的發展,益發證明錢復的觀點。此次國際媒體報導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北“斷交”一事時,特別提及“2008年開始的兩岸外交休兵”,也提及兩岸在涉外戰場競爭了60多年,“大陸在經濟、軍事、政治上的實力,使其愈來愈有效的孤立臺灣。”

  作者最後援引大陸學者言論指出,“至少有7個國家排隊等著與北京建交”。隨著大陸的實力增長,可以想見,這個名單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當年,馬英九當局主張“外交休兵”,卻被民進黨抹黑為“外交休克”。如今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第一個耶誕節,收到這麼一份“外交”禮物,蔡英文能不愧乎?反省從在野到執政的言行與後果,在平安夜前夕,民進黨當局會有寧靜、喜樂的感覺嗎?(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