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提前改選黨主席 國民黨能否“東山再起”?

2016年12月20日 13:40:12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國民黨主席改選昨日(19日)宣佈確定提前開打。目前除了黨主席洪秀柱表態爭取連任外,副主席郝龍斌亦動作頻頻,就差正式宣佈;至於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雖然始終未鬆口,但黨內拱吳勢力仍在集結,隨時可以“登板”。洪、吳、郝三人對國民黨內路線方向各有堅持,誰能夠帶領國民黨走出“低谷期”成為競逐焦點。

  洪秀柱掌握“內場”優勢

  根據國民黨中央工作會議昨天通過2017年四項黨職人員選舉作業期程及黨代表選舉辦法,預訂明年3月31日辦理選舉公告,5月20日選舉黨代表及主席。

  改選時程提前,對於早已起跑的洪秀柱最是有利。一般認為洪秀柱聲勢最被看好,掌握“內場”優勢,不論從“習洪會”到安排臺灣前陸軍司令陳鎮湘接任副主席,洪秀柱一直在鋪排黨主席選舉,因此看好度也領先其他可能的參選人。

  外傳有本土派勢力準備號召基層入黨,希望稀釋黃復興黨部的影響力,但黨務人士就表示,洪就任以來,新徵及恢復黨籍黨員人數沒有“異常”情況,也就是説目前增加的1.5萬黨員,都是在黨中央掌握之中。

  此外。包括3月31日前繳交黨費才具有聯署與投票權,以及“黃復興黨代表”首度化整為零併入各縣市黨部共同選舉等條件,都對現任黨主席洪秀柱有利。

  郝龍斌將爭奪黃復興嫡系

  但説到黃復興血統的純度,根正苗“藍”的郝龍斌絕對不在洪秀柱之下,兩人一場黃復興嫡系爭奪戰勢所難免。以目前黃復興19萬多人的有效黨員結構,恐將衝擊縣市黨代表的生態,進而影響左右黨主席。

  郝龍斌19日無奈地表示,對國民黨中央會議的決定一無所悉,選務工作是由國民黨中央規劃和執行,其他人基本上只能被動配合,所以過程和內容有沒有符合公開。

  在反核食開放議題上,郝龍斌搶先在黨中央之前,與民間人士及“立院”黨團合作聯署發起“反核食公投”,在基層引發熱烈迴響並成功引導議題,也迫使“行政院”宣佈暫緩進口,也帶動國民黨士氣。

  吳敦義受企業界力挺蓄勢待發

  “吳敦義選定了”!一位在月初才與吳同遊日本的黨內人士説,2020是吳敦義最後拼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機會,要競選自然要先角逐國民黨黨魁,抓住黨機器,不然這麼積極在跑行程是在跑心酸的嗎?

  在洪秀柱跑東南亞募款兼拜票的同時,吳敦義繼美國之行後,再赴日本進行參訪,其中包括國民黨橫濱、東京支部,積極與僑界互動,與洪互別苗頭的意味十足。

  儘管吳仍處於慎重思考階段,但親近人士乃持續備戰中。一位長期親藍、與馬宋關係匪淺的企業界人士挺吳敦義不遺餘力,上周就曾向某黨內大老探詢是否“轉向”支援郝龍斌,這番試探動作就被視為固樁,想了解這位大老對吳敦義的支援,等於宣示吳在黨魁一役仍蓄勢待發。

  國民黨內部路線之爭早已發酵

  據早前報道,9月份,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提出新政綱,提及深化“九二共識”,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可能性,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角色。吳敦義和郝龍斌對洪秀柱所提“和平綱領”內容提出不同論述,雙方分歧引發外界關注。高雄市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蔡金樹曾在受訪時表示,吳郝聯手區別洪秀柱黨內的兩岸路線態勢明顯,兩人欲攜手問鼎明年黨主席,且進一步直攻2020的雛形儼然可見。

  臺灣時事評論員邱毅曾在節目中指出,國民黨內部有三條路線:第一條路線,是以王金平為首的本土化路線;第二條路線,是“不統、不獨、不武”;第三條路線,便是洪秀柱要走的,兩岸政治協商,走向和平統一的路線。

  其實,國民黨內部的路線之爭早在上一屆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就已發酵。之前洪秀柱率先宣佈參選國民黨主席後,就曾傳出“藍委”不滿洪兩岸路線,揚言若洪當選,就會退黨。

  作為本土派代表人物的吳敦義曾明確對洪秀柱“一中同表”的説辭持異議,還直指“是她跟我們中國國民黨不同調,不是我跟洪秀柱不同調。”

  郝龍斌在今年年初競選黨主席時也表示,“我跟洪秀柱的路線其實在兩岸關係等方面,有明顯不同。”郝龍斌強調,“九二共識”對於經濟發展方面是一個重要載具。

  想要再起,國民黨需要新論述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參加12月15日的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六屆港臺影響力論壇上,談及不同路線對於國民黨再起的意義。

  張亞中説,從兩岸的政治關係上説,“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兩岸敵對狀態的現狀”。當兩岸是敵對狀態的時候,請問國民黨的論述還有什麼基礎?所以國民黨在去年的時候,洪秀柱出來選舉時,第一個提出要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我們要兩岸真正走向和平的時候,臺灣民眾的焦慮和疑慮才會徹底消除。

  洪秀柱的國民黨和民進黨一個最大的差別在於,民進黨認為不要結束敵對狀態,包括國民黨內部郝龍斌、吳敦義、朱立倫這些人,他們的主張所得出來的結果就是只談經濟,不談政治,不結束敵對狀態,而只要經濟發展。    

  張亞中進一步指出,如果還讓兩岸敵對狀態進行下去,國民黨再怎麼做都比不過民進黨,因為他永遠都掌控著論述權。國民黨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應該勇敢地提出新論述,要為兩岸創造和平。而國民黨的再起取決於能不能提出為臺灣民眾和兩岸創造最大福祉的和平論述,當這個論述被臺灣老百姓普遍接受的時候,當國民黨願意用和平感召臺灣所有人的時候,那就是國民黨再起的時候。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