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灣"國史館"搞"去中" 阻撓兩岸學者調閱兩蔣資料

2016年12月09日 00:18:0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地區“國史館”內部。(網路圖)

  台灣網12月8日訊 蔡英文執政當局上臺後,于8月1日頒布“新規”,取消陸、港、澳學者調閱臺灣島內“國史館”館藏資料許可權,引發兩岸學界譁然。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當時痛批,此舉非常荒謬。時隔數月,“國史館”爭議還在持續延燒。據臺媒報道,中國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日前指出,蔡當局“新規”除了禁止陸、港、澳學者調閱,如今就連臺灣學者閱覽也受阻,且引用的“法源”依據似有“違法”疑慮。另一位藍營“立委”陳學聖更直言,當前蔡當局可謂“逢中必反”,他不樂見臺灣自由民主開倒車。

  臺當局“新規”令學者閱覽受阻,引發兩岸歷史學界不滿。林為洲表示,“國史館”以“依法辦理”予以回應,但實際上“國史館”所理解的法律卻有所偏差。林為洲指出,“國史館”過度嚴苛地解釋法令,其中有部分疑義。以兩蔣檔案而言,多數檔案已超過30年年限,既非一般“政府機密”,也已達到解密門坎,況且兩蔣皆已過世,相關檔案根本不適用於“個人資料保護法”的限制。

  林為洲表示,“國史館”史料調閱困難頻傳,不僅直接影響島內外研究學者,並對臺灣名譽有損害,如今錯用法律更有“政治干涉學術”、“破壞學術自由”疑慮,可能導致臺灣學術界走上倒退與封閉之路。

  “逢中必反!”,陳學聖直言,“國史館”的從嚴處理不免讓外界感到“過度政治化”。他表示,之前行之有年的規定並無問題,開放文獻資料更能助兩岸歷史研究。如今“國史館”限制閱覽條件,不僅違背臺灣長期驕傲的“自由民主”,也必然是“去中國化”的實踐之一。

  面對爭議,島內“國史館”作出回應,稱該館兩蔣檔案開放皆“依法辦理”,並無違法情事。館方宣稱,兩蔣檔案未曾關閉,但相關檔案並非屆滿30年即能自動解密,須由原核定機關核準。

  據悉,臺灣島內“國史館”館藏的史料檔案及其豐富,光文件就多達451822卷、底片照片12464975張,還有其他文物。該館收藏的蔣介石檔案(俗稱大溪檔案),被譽為研究抗戰史的“東方明珠”,也是鎮館之寶。蔣介石檔案內容包括蔣介石針對重要決策、交辦事項親書的函電與諭令、也有盧溝橋事變、抗戰方略等文獻、各方往來的文電、以及23萬張照片等。

  除了蔣介石檔案,該館還收藏了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各類檔案,包括當時重慶衛戍總司令部通報日機空襲情況暨傷亡情形的檔案、明令通緝汪兆銘(汪精衛)及汪叛國行動經過及通緝、逮捕漢奸行動的檔案,以及抗戰勝利後陳儀向臺灣民眾散發他所擬的佈告臺灣民眾文的檔案,另外還有接收臺灣、東北及追尋寒山寺古鐘下落的檔案等。(台灣網 王思羽)

臺北市士林官邸展出的蔣介石日記內容複印件。(網路圖)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