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媒:公聽會成臺當局操控工具 催生惡魔是必然

2016年11月29日 22:15:3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媒:公聽會成蔡英文當局操控工具 催生“惡魔”是必然  

  臺“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8日舉行“同性婚姻法制化”公聽會,“同運”團體一早就聚集在“立法院”青島東路上,數千人舉著標語,力爭婚姻平權,並一起觀看公聽會轉播。(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台灣網11月29日訊 蔡英文當局執政半年已陷危機,關鍵原因在官意與民意背道而馳,民意反彈就召開“公聽會”來彌平反對意見。但所謂公聽會,應該是吸取不同意見、謀求共識的機制,蔡當局的公聽會卻是橫柴入灶、打壓異見。對此,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由上而下貫徹己意,不是溝通,反而會讓臺當局與民眾漸行漸遠。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攤開一連串引發社會動蕩的事件,3天10場恢復日本輻射食品進口的公聽會,場場風聲鶴唳,甚至演出黑衣人“武嚇”場面;“立委”尤美女企圖偷渡同婚入法徑付二讀,引發同婚、反同數萬人衝撞“立法院”場面,終於爭取到“立法院”“先開兩場公聽會再進行立法程式”折衝,未料竟發生“立委”助理在公聽會舉行前,進入會場灑符水“驅魔”的怪異行徑;臺北市公共住宅公聽會,場場都有撒冥紙抗議場面,公聽會在臺灣已變調。

  不同於聽證會有“行政程式法”的法源,會議程式有一定的規範,公聽會迄今無法源怎麼召開,主辦單位説了算。直白地講,選擇無法源的公聽會處理民意分歧,態度上即難避免回避法律規範的質疑。蔡當局以召開公聽會因應爭議,反而造成會場紛爭不斷,社會意見更趨兩極。

  公聽會雖無法源,但其基本精神在整合社會多元意見,主辦單位應抱持開放態度,徵求各方意見後設法整合,切不可擺擺姿態做出溝通的形式,其實“心意已決”。公聽會首先就應該歡迎所有想出席的民眾都來陳述意見,而不是主辦方認可,受邀者才準出席。更關鍵的是,公聽會收集的所有不同意見,都必須納入政策修正參考,不可徒具形式,政策卻不考慮調整。蔡當局舉辦的公聽會,幾乎全然違背各界的認知才會紛爭不斷。

  公聽會另一關鍵在會議宗旨,應是公共政策而非政治議題。日本核災區食品是否允許進口,表面上是公共政策,骨子裏不折不扣是政治議題。這樣的公聽會擺明瞭是安撫、敷衍社會的不同聲音,不僅是3天10場的安排不恰當,更關鍵是恢復日本核食品進口早已定案。政治考慮淩駕公共政策決策就不必開公聽會,臺當局應説明何以須對日本如此讓步,甚至連人民健康都予以典當?

  臺當局“立法院”挺同、反同公聽會同樣有這個問題,是尤美女獨斷獨行嗎?恐怕高估了尤美女的能耐,合理推測是高層授意讓尤跳過蘇嘉全、柯建銘,也無視行政系統邱太三對急急修法難以茍同。既然高層對同婚入法已做出決定,無視7成民眾對倉促修法持反對或保留意見,這樣的公聽會只是唬弄民眾,別無意義。

  上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打成一團的“勞基法修法”公聽會,“召委”陳瑩遭推擠倒地暈厥,“一分瑩”之所以成爭議焦點,同樣因“週休二日、砍七天假”早在蔡英文主持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上拍板,既然沒有轉圜餘地,何必再以公聽會敷衍?之前多次行政系統的公聽會烏煙瘴氣,哪一場不是這原因?難道經公聽會包裝就算程式完備?

  除了政策無調整餘地的核心缺失,另個問題是資訊不透明。以日本核食品公聽會紛爭為例,“行政院”一再強調會依科學證據行事,但迄今只有日本農水省粗糙的檢驗數據,專家團體等不至於對福島五縣除污束手無策、一無所知,不告訴民眾是因開放已成定局,但民眾無從取得更多的科學證據,如此的資訊不對等,形同官方刻意欺騙,這樣的公聽會居心不良。

  臺北市公宅公聽會場場遭撒冥紙觸霉頭,也因政策已定,其實已不是公聽會,而是政策説明會、倡導會。場場不安寧,是市民識破市府“先抬價,再微幅降價”的不誠實、無誠意伎倆,怎能不大聲抗議?市府需要公宅業績,市民不是不能理解,市民也樂意幫弱勢民眾找處遮風擋雨的窩,但何必以欺瞞手法包裝公聽會?

  除了已確定日期的兩場同志婚姻公聽會,各地的土地徵收也有法定公聽會要開,即將登場的勞工秋鬥恐又得以公聽會來降溫。眼前“電業法”、“健保法”修正少不了公聽會程式,從上到下無數場公聽會將召開,怎麼舉行卻沒有統一法源,各依專法或地方政府各自頒訂的行政命令召開,如此“各吹各的調”,是法治之恥。

  溝通是雙向對話,公聽會是聽取公共意見。如果執政者認為溝通是“命令”,公聽會為操控工具,公聽會催生出無數“惡魔”也是必然,人民不該受這樣的對待。(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