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一週看臺:蔡英文為啥不敵“臺灣特朗普”

2016年11月23日 10:47:2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這個結果也讓同為商人的郭臺銘火了一把。這兩天,臺灣多位知名人士呼籲,建議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參加2020年“大選”。儘管郭臺銘已予以否認,但仍留給外界無限的想像空間。

  島內資深媒體人李艷秋日前在臉書上指出,藍營臺面上的政治人物,已沒人可以在2020年阻擋蔡英文連任,郭臺銘則是目前所能想到的唯一。她反問,既然沒有成功的政客,為何不選個成功的企業家呢?年代集團董事長邱復生也表示,過去16年都是念法律的人執掌臺灣,實在需要一個懂經營管理、懂得賺錢的人來擔任領導人。

  臺灣富豪有很多,為啥大家會推郭臺銘?除了郭董能力、魄力備受各方肯定外,還應該與其平日積極參與政治有關。郭臺銘在島內算是最有“政治味”的超級富豪。和一般企業家低調、不願吐露政治傾向相比,郭臺銘明確表明自己“挺藍”。2012年“大選”前夕藍綠選情白熱化,正是郭臺銘等一批企業家出面力挺“九二共識”,最終讓馬英九選情穩定下來。前不久,郭臺銘再次因政治上的事上了媒體,起因是國民黨由於黨産被凍結,黨工薪水沒著落,郭母初永真女士無息借給國民黨4500萬元新台幣。郭家的慷慨解囊,讓藍營支援者非常感動。

  呼喚郭臺銘參選2020年“大選”,其實是因為島內民眾厭惡政黨惡鬥,臺灣經濟困境無解的結果。從美國傳過來的“特朗普效應”,讓希望由“政治素人”當家的情緒更為強烈。在這種心理的投射下,與特朗普有許多相同之處的郭臺銘,就被“抬”了出來。有臺媒專門還就此針對20歲以上的臺灣選民進行民調:2020年“大選”,“如果是郭臺銘對決蔡英文,你會投給誰?”最終結果顯示,有61.97%的民眾會投給郭臺銘,24.32%民眾會選蔡英文,兩者相差37個百分點。

  何以如此?究其原因蔡英文上臺後的所作所為,不僅與民眾的期望值落差巨大,甚至逆民意而動。就在上周,島內因為日本核災區食品輸臺一事再次鬧得沸沸颺颺。“520”後,民進黨當局明確提出分兩階段開放福島等5個核災縣的食品進口,引發島內強烈反彈,當局卻對反對聲浪充耳不聞,敦促行政機構加快作業流程,火速宣佈將於12日至14日短短三天時間內在全臺各地舉行10場“日本食品輸臺”公聽會,試圖草草辦完公聽會並通過相關食品輸臺的決策,引發民眾強烈質疑和反對。更有民眾在公聽會現場高喊:“蔡政府你媚日為何要讓我吃輻射食品?”

  儘管民進黨當局宣稱此次解禁的食品項目都沒有輻射值超標的風險,只要是日本國內禁止流通的産品、野生菰類、野生蔬菜以及鳥禽肉皆禁止進口。對於特定地區的特定産品仍有嚴格限制與檢驗標準。可是正如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核工博士賀立維所質疑的,目前距離核災才不過5年,連輻射物質半衰期30年的1/5都不到,更何況臺灣輻射食品檢驗的人力僅13人,恐怕根本無法真的落實嚴格檢驗是否輻射值超標。

  民進黨當局面對民眾的種種顧慮,不僅程式正義未能落實,配套措施也相當不足,卻仍堅持要解禁相關食品,背後到底有何目的?有傳解禁日本核災食品是為換取臺日的相關合作協議,也有傳言説民進黨當局想在國際空間上與日本有更多更好的互動。難道這些就足以讓民進黨罔顧自己的非核承諾,拿民眾的健康來做交易嗎?況且民進黨當局自上臺以來已經做出了相當之多的媚日之舉,這些舉動是否真的給臺灣帶來了實質利益,還是在出賣臺灣,相信民眾心中自有公斷。

  有臺灣評論指出,從倉促開放加拿大牛肉進口,到決定放鬆對日本福島地區的食品管制,蔡當局犯了太多“權力傲慢”的錯誤。在野時,民進黨批評馬英九時期查驗不力是“蓄意殺人”;朝解禁方向走,是“外交淩駕食安風險”。現在執政了,卻吝于向臺灣民眾説明決策轉向的原因,甘願臣服於日本的壓力而置臺灣民眾健康于不顧,“對內盛氣淩人、對外卑躬屈膝”。平心而論,以外貿為主要經濟命脈的臺灣,沒有藐視國際規範的實力。然而,確保臺灣民眾食品安全應是執政者的基本職責,怎可全面撤守?當民進黨當局只是把解禁的決策拿到公聽會走過場、毫無傾聽民意的誠意時,連帶賠上的,將是蔡當局對內領導的威信及對外的談判能力。(福建日報記者陳夢婕)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