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媒:蔡當局當年炮轟馬英九 如今卻要自打嘴巴?

2016年11月07日 09:01:5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媒:當年轟馬慢半拍 蔡當局捍衛食安鬆動自打嘴?

目前日本進口食品必須檢附雙證明。(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11月7日訊  2011年日本福島爆發核災,引發國際關注,各地隨即禁止日本受輻射污染食品進口。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文章指出,馬英九當局當年因動作慢半拍,晚了大陸、香港一步禁止核災食品輸入,不只被當時在野的民進黨轟到臭頭,連國民黨“立委”也開罵,足以見得食安問題是不分朝野藍綠都關切的重大民生問題。如今民進黨執政,卻又傳出蔡當局有意開放部分核災食品入臺,豈不是自打嘴巴?恐怕連自家“立委”也捏把冷汗。

  報道稱,“臺日關係”友好,但農産品與食品事涉“外交”與經貿往來,過去4年多來,日本無所不用其極希望恢復核災食品對臺輸出。馬當局也曾在去年初一度研議考慮,但都在強大民意反彈壓力下守住解禁的防線,民進黨也始終站在捍衛食安立場,要求嚴格管制。

  報道指出,食安問題曾是蔡當局上臺前對選民的承諾,但在當家執政後,民進黨當局面對各種壓力,不止在美豬問題上逐漸鬆口、轉向,在日本頻頻要求下,似乎也在捍衛民眾食安問題上有所鬆動。

  在今年3月初、民進黨贏得“大選”後,民進黨智庫學者施俊吉、陳吉仲就曾直言,開放與否不該流於民粹,應考量是否違反貿易自由化相關協定規則,否則恐壓縮臺灣際空間。民進黨更在今年4月間,透過發言系統表示會依“國際標準、貿易規範”來替人民食安把關。

  報道稱,原訂7月間開展的“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事前又傳因衝之鳥爭議而延後,島內也起質疑聲浪,深怕福島食品進口與漁業議題掛鉤,憂心臺當局為了漁權,犧牲民眾健康。

  報道強調,雖然蔡當局目前仍強調開放解禁無時間表,但從勝選後、執政前,黨的立場與説法來看,民眾實在很難不憂心蔡當局對於解禁核災食品輸臺的立場,是否因為執政而變調?且所謂“解禁無時間表”,究竟是會開放或者不開放?若開放,要根據何種標準開放?嚴守食安環節,蔡當局也需對民眾説明清楚,不能模糊帶過。(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