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陳水扁"否認"糾纏蔡英文求特赦 欠外界一個道歉

2016年10月18日 14:51:3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陳水扁案曾對民進黨産生巨大衝擊。如今,已然上臺的民進黨仍無法擺脫陳水扁的陰影,隨著“雙十慶典”陳水扁被拒出席,特赦議題再次浮出水面。

  據臺灣《聯合晚報》16日報道,島內盛傳陳水扁不斷尋求管道想見蔡英文談特赦,對無法出席“雙十典禮”感到相當失望。對此,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發言人陳昭姿稱,陳水扁知道這項傳聞後非常生氣,他的自尊心非常強,絕對不可能向任何人求饒。不過陳昭姿承認,陳水扁的支援者確實通過不同渠道向“總統府”轉達希望能特赦陳水扁。像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出席“雙十典禮”時公開呼籲蔡英文儘快特赦陳水扁,直批新當局拖了太久。本土社團長期以來更是動作連連,不斷對“總統府”喊話,為特赦一事奔走。9月初,蔡英文指派“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設宴安撫本土社團情緒。與會的“北社社長”張葉森透露,吳釗燮在餐會上不斷道歉,承諾將大家的意見帶回“總統府”。“總統府”人士則稱,本土社團目前並沒有敲鑼打鼓的大動作,畢竟現在陳水扁保外就醫,已經是現階段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好狀態,因此蔡英文不會承受太大壓力。《聯合晚報》提到,民進黨“立委”蔡易余已提出“赦免法”修正草案,未來若三讀通過,儘管陳水扁還有未判決確定的司法案件,也可獲得特赦。

  2008年陳水扁在卸任當天,隨即因“國務機要費案”遭檢調查辦,從此官司纏身,入獄服刑。之後他的健康狀況被傳每況愈下,特赦聲浪逐漸增大,尤其在蔡英文當選前後。據風傳媒報道,蔡英文曾在農曆過年前到高雄探望陳水扁,稱上任後須身兼黨主席職務,才能確保政務及黨務的流暢。陳水扁在席間提及保外就醫議題,但蔡英文只交代他要好好保重,並未提及特赦問題。傳聞陳水扁相當失望,認為得到特赦的機會不高。3月底,臺南市議會通過由“無黨團結聯盟”提出的特赦陳水扁提案;緊接著4月,高雄市議會通過民進黨議會黨團提出的“建議馬英九總統于卸任前特赦陳水扁前總統”提案。但當時蔡英文方面認為,由她特赦陳水扁,只是“自己人赦自己人”,但由馬英九來特赦,才能彰顯藍綠和解的意義。蔡英文上臺後,陳水扁不斷尋求渠道想與她見一面,但是全都被拒絕。

  針對特赦議題,民進黨“立委”莊瑞雄稱,支援陳水扁的人或他本人都自認無罪,如果特赦的話,就等於承認罪行,所以當事人應該厘清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認為,特赦一定會在臺灣引起討論,對陳水扁的處境是否最好也不一定,現行狀況反而對扁比較有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江啟臣則表示,有人認為特赦陳水扁能為蔡英文民調加分,但蔡英文應該是更著重民進黨內雜音的處理。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還説,陳水扁能拿到“雙十慶典”的邀請函,顯示蔡英文向深綠投降用意明顯,而特赦是遲早的事。

  臺灣“赦免法”規定,“總統”特赦的方式是由其命令“行政院”轉令“法務部”研議,“法務部”之後陳報“行政院”,由“總統”頒布特赦令。臺灣曾進行多次個案性特赦或全臺性減刑,其中以1990年5月李登輝就職時簽署“美麗島事件的特赦令”,特赦9名“美麗島事件”當事人最令國際矚目。2000年12月,陳水扁曾對拒服兵役的宗教良心犯案、工運分子曾茂興案實行特赦,2007年6月又特赦“白米炸彈客”楊儒門。《聯合晚報》評論稱,面對“獨派”不斷高喊特赦陳水扁的聲浪,蔡英文只能選擇“維持現狀”。而陳水扁始終欠臺灣社會一個道歉,“外界想聽到陳水扁道歉,恐怕難上加難,連一句道歉都沒有,要民進黨的支援者如何原諒他?”BBC 中文網也説,扁家對“認錯、公開道歉、繳回不法所得、全家做公益、不再搞政治”等建議置若罔聞,即使蔡英文特赦他,恐怕也無助於消弭臺灣社會在此議題上的對立。(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