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港媒:夾擊洪秀柱 國民黨路線之爭已然白熱化

2016年10月17日 10:15:35  來源:環球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0月17日快評,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登場之前,國民黨路線之爭已經白熱化。有要求黨主席洪秀柱在論壇上必須強調“一中各表”,不得提到“一中同表、和平協議”。另有對論壇主題“和平發展”有意見,認為應聚焦“經貿交流”。國民黨內本土派為洪秀柱戴上緊箍咒,史無前例要求她登陸前須向黨團報告,呈現出黨內質疑聲浪和綠營抨擊合流,讓洪秀柱倍受內外夾擊。

  全文摘編如下:

  綠營批抨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最直接的説法莫如“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的言論,“若國民黨堅持要辦國共論壇,就別怪人民認為他們與大陸聯手,國民黨將被淘汰。”

  國民黨本土派基本是順著綠營上述思維在反對,不滿洪秀柱與大陸方面談政治性議題,把兩岸論壇主題訂為和平發展,黨內表面説法是怕國民黨被扣紅帽子,實際上是給洪秀柱戴紅帽,藍軍對蔡英文當局沒轍,內鬥倒是本事很大。其背後自是攸關明年國民黨主席選舉,本土勢力磨刀霍霍要再度上演“換柱”戲碼,拿下黨權。

  我們認為,國民黨拼很兇的路線之爭,目前至少呈現兩大繆誤值得黨內深思。

  第一,沒有兩岸和平發展何來經貿交流?在馬英九當局任內,兩岸和平有如空氣和水,大家都認為和平、紅利都是理所當然。兩岸協議一項項簽、陸客一團團進臺灣,兩岸經貿來來往往,每天都有大陸交流團在臺灣南北跑。正是這種氛圍,讓企業界前仆後繼投資,觀光業者買遊覽車、開飯店等等,大家都覺得兩岸交流一定愈來愈順暢,蔡英文競選時也告訴選民一切會維持現狀。520之後,臺灣民眾才驚覺所謂的變天不止是換領導人、換政黨執政,也包括從有生意變沒生意,從有工作變沒工作。

  國民黨內有人主張,洪秀柱的兩岸論壇談經貿交流即可,不必碰政治議題,這是以為馬英九還在執政,錯很大!馬英九任內兩岸有“九二共識”做政治基礎,已上了和平發展軌道;有了互信,不止經貿,各方面交流都沒問題。現在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兩岸政治基礎沒了,官方接觸停擺,很多交流都卡住了,兩岸和平發展論壇還去談經貿交流有何意議?蔡英文當局自己的問題要自己解決,國民黨根本插不上手,蔡英文也不會要國民黨插手,要談經貿交流等國民黨下次執政再來談還來得及。

  國共此時召開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最大意義是凸顯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岸路線的不同調。國民黨要追求兩岸和平發展,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則是走另一條路。這有如國民黨的戰略保證,在民進黨兩岸冰封之際尤其重要。這一來可以讓大陸確定國民黨最新兩岸路線是願意回到和平發展的道路,兩岸和平不是完全無望,同時也可取得藍營執政縣市取得和平紅利機會,這對國民黨2018縣市長選舉將大有幫助。

  第二個是,國民黨去中國化對國民黨和臺灣是好或不好?這其實不止是國民黨該思考的,也是民進黨要好好想清楚的。從藍軍角度,東施效顰的政治路線,絕對成不了第一品牌。就好像正品和山寨版兩個商品擺在架上,如果價錢是一樣的,誰願買倣冒品?民進黨“去中國化”的苦果,全臺民眾已在承擔,兩岸官方接觸斷鏈,和平紅利成為過去式;如果國民黨也要去中國化,也學蔡英文對一中搞暖昧,何以認為如果執政就能回到馬英九當局任內的和平現狀?讓和平紅利滾滾而來。

  另方面,不論是民進黨産透過清算黨産等手段徹底毀滅國民黨,還是藍軍本土派當家把國民黨變成“小民進黨”,當臺灣兩大主流政黨都變成“兩國論”信徒,或只剩下一個“臺獨”黨,這只有更加速讓臺灣暴露于險境而已。以目前兩岸實力的極度懸殊,從維護臺灣安全形度來看,臺灣“統獨政黨”並立、輪流執政,毋寧是比較健康、穩定的。民進黨人應思考“呷緊弄破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國民黨本土派也是。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