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善意掩蓋不了真對抗 "九二共識"是蔡繞不過去的坎

2016年10月13日 10:30:5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剛剛過去的“雙十演講”中再次揚言“不屈服於大陸壓力”,同時卻又聲稱“不想對抗”、“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對於這樣充滿自相矛盾的語言,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12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撰寫題為《假善意掩蓋不了真對抗》的文章,戳穿了蔡英文借釋放“釋放善意”為名,實則大搞兩岸對抗的意圖。

  文章指,蔡英文“執政”左支右絀,民調陷於死亡交叉,徬徨無助轉机向深綠取暖,在資源分配、政策路線上向“獨派”靠攏,撕下“善意”偽裝,説出“力抗中國壓力”之語,損及原先兩岸規劃,引發臺灣非獨勢力、大陸強烈不滿,美方也高度警惕。

  自“520”到“雙十”,蔡英文先後6次正式發表其兩岸主張,其中包括3次接受外國媒體採訪,1次致函民進黨員。每次都是在重彈老調後兜圈子,以談判手法討價還價,裝無辜,取悅美方,有損領導人的格局與高度。蔡英文的盤算在於以最小妥協、甚至無代價而謀求大陸最大讓步,甚至放棄“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底線。

  此前蔡英文兩岸政策要點,主要在於:“維持兩岸現狀”,“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珍惜維護兩岸交流協商互動成果”、“憲法論”、“執政黨對話論”、“區域合作論”、“民主民意論”、“共同責任論”等。上述屬於善意的包裝,以便其度過上臺初期的危險期。在雙十講話前夕,蔡英文就ICAO(國際民航組織)事件公開責難大陸,民進黨黨慶時公然要“力抗中國壓力”,暴露其隱藏已久的“反中”本質。

  倪永傑認為,蔡的“雙十講話”猶如文字遊戲。蔡依然採取老調與新把戲混合手法,呈現善意及對抗的雙重面目,重點在於“四不”與“什麼都可以談”。

  蔡英文“維持現狀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屈服壓力”、“不對抗”的“四不”充滿了欺騙性與不負責任。上任前信誓旦旦的“維持現狀”承諾已成一句空話,兩岸和平發展現狀早已被其不承認“九二共識”所摧毀。處理東海南海事務有違捍衛“主權領土”承諾,“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兩岸關係條例”就是“一國兩區”,按照“憲法”承認“九二共識”何難之有?

  蔡推動“文化臺獨”、“內政臺獨”、拉攏臺商“新南向”、加緊TPP,戰略安全上配合美日,這不是對抗什麼才是對抗?對抗就蔡英文兩岸政策而言不但是過去式,而且是現在進行式,也無法排除是其未來進行式。

  對於蔡英文的承諾是否可信,文章則表示,此次蔡英文提出“只要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什麼都可以談”,還要把兩岸分歧帶向雙贏未來。此説實為聲東擊西、緩兵之計,為其穩定臺灣內部、挽救難看的民調贏得時間。只要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説清楚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的內部關係,想要恢復兩岸談判,只是欺人之説。

  蔡英文“執政”成敗,繫於兩岸關係。為今之計,蔡只須做三件事。一是兌現承諾,捍衛“主權領土”,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而絕不口是心非。二是“凍結臺獨”,至少在民進黨內通過“維持現狀提案”。三是面對“九二共識”,只要在任一天,每天都得面對,這是繞不過的坎。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