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兩岸僵局無解 還將走向惡化

2016年10月11日 11:13:56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圖片來源:中評社)

  據臺灣“中央日報”10月11日報道,針對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雙十講話”,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10日表示,基本上沒有新意,無助突破兩岸僵局,而且將因臺灣在文化教育政策上持續“去中國化”,以及大陸進行“遏制臺獨”,兩岸當局之間的關係將走向惡化。   

  張榮恭表示,蔡英文首次向大陸呼籲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這其實是中國國民黨一貫的立場。問題是蔡英文與“執政”的民進黨,自己如何看待“中華民國”?

  他表示,民進黨的心目中究竟是是依據“憲法”以國家統一為目標、兩岸同屬“憲法”宗旨下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還是以“國號”為“臺獨”代名詞、推進“一邊一國”的“中華民國”?按照蔡英文過去的主張與民進黨既定的立場,答案顯然為後者,那麼大陸何以正視?甚至兩岸執政當局將會加深矛盾,不是蔡英文説不希望走回對抗就不會對抗。

  對於蔡英文重申一再講過的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熟悉兩岸事務的張榮恭分析説,所謂的“一致性”若是指“520”以來的時期,其實各方完全看不出基礎何在,前景也無法樂觀,談不上一致性。

  如果是比起此前八年國民黨“執政”時期,則前後任臺當局的兩岸政策已告斷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亦遭衝擊,毫無一致性可言。如果是指蔡英文所説的二十多年來的兩岸關係,那麼歷經過“兩國論”、“一邊一國”所導致的臺海危機,更是全無一致性。如此何以達成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張榮恭稱,既然蔡英文表示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那麼只要回歸史實,就可以為兩岸僵局解套,全看蔡英文與民進黨如何歸納史實、總結經驗。當年兩岸確曾就各自口頭表達一個中國原則形成共識,惟對於一個中國內涵保留不同意見,此即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兩岸得以開啟制度性協商。

  他認為,蔡英文愈是回避“九二共識”,就愈令人質疑沒有改變“兩國論”、“一邊一國”的主張,以及仍在奉行“臺獨黨綱”。其所謂兩岸既有的政治基礎,亦顯得十分空洞。她所提出的兩岸儘快坐下來談、什麼都可以談,也就無法如其所願,或者她本來就不存在透過兩岸協商來促進兩岸融合的思想,只是為了向美國交待她有表態希望兩岸復談而已。  

  曾參與建立國共平臺的張榮恭説,“雙十講話”和就職演説一樣,都把依據所謂“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自視為對大陸最大的善意。然而若不循此依據,根本沒有其他規範可循,兩岸事務只會無法可依,臺海未亂而臺灣先亂,所以期盼大陸從此一説法來體察善意,難度過高。蔡英文若能從“憲法”、“兩岸條例”來定位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兩岸僵局的改善就會在眼前。如今“雙十講話”後,大陸究將回應指她仍未完成答卷,還是宣佈按鈴收卷,令人高度關注。

  張榮恭提醒説,中美兩國國家元首今年兩度會晤時,都強調“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這應該是比一貫的“反對臺獨”,更為強烈的政治信號,也就是不僅立場上表示反對,而且可能以行動進行遏制,值得重視。其中持續兩岸民間交流,或許可謂是“柔性遏獨”,另恐不排除以政經手段實施“剛性遏獨”。

  因此,未來兩岸當局之間的關係,只會比520以來更加趨緊而不會趨緩,冷戰與冷和並存,衝突與克制交替,還將因臺灣持續“去中國化”或推動“去一中架構化”,而隨時升高兩岸對立對抗。這都非常不利於臺海和平穩定、臺灣的經濟發展及“國際活動空間”。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