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宋楚瑜也不是兩岸“通關密鑰”

2016年10月08日 16:20:21  來源:海外網
字號:    

0c175c17908a6846a338_size35_w632_h372.jpg

  資料圖:蔡英文與宋楚瑜

  蔡英文派宋楚瑜出使APEC,項莊舞劍,意不在兩岸關係,而在打輿論戰。若宋楚瑜得以出席,蔡當局將自詡為功,順勢宣稱“維持兩岸現狀”成功;若宋被拒之門外,蔡當局則正好打悲情牌,控訴“善意”遭打壓。

  對民進黨當局來説,“國際空間”是顏面所繫,不可輕言放棄。因此,兩岸關係雖已冰凍,APEC卻不能不要,就算要不到,也得做出盡力爭取的姿態,若能把無法參加的責任推給大陸,就算上上大吉。派宋楚瑜任特使,用意就在這裡。

  宋楚瑜過去是藍營大佬,曾與大陸高層有過互動,但現在島內普遍對他有“橘子已綠”的疑慮。蔡英文用宋楚瑜,暗藏的邏輯是“用藍營的人”等於“給北京善意”。宋楚瑜心神領會,公開表示“任命宋楚瑜是蔡英文表達的最大善意,大陸連宋楚瑜都不能接受,兩岸還有和平發展的願景嗎?”

  這話真是好大的口氣!兩岸關係的大是大非,跟臺當局的某項任命有什麼必然聯繫?之前島內盛傳宋楚瑜是海基會董事長人選時,國臺辦就已表明,對臺當局人事安排並不關心,只關心海基會是否能得到授權承認“九二共識”。海基會人事尚且如此,APEC特使就更不用提。

  宋楚瑜公開喊話,把大陸不接受自己等同於兩岸沒有和平願景,完全是偷換概念。大陸要的是“一個中國”原則,跟宋楚瑜個人位置何干?宋楚瑜過去是説過臺當局應承認“九二共識”,但那只是個人立場,能代表臺當局嗎?更何況,現在宋既已受了綠營招安,就算真上了APEC會議,也根本不敢提“九二共識”了吧?

  宋楚瑜把自己説成“兩岸關係的通關密鑰”,甚至是“兩岸和平”代名詞,恐怕不是自高自大到糊塗,而是配合民進黨當局給大陸施加壓力,提前把臺灣不能順利參加APEC的責任扣到大陸頭上。這樣的言行,讓人感受不到善意,反倒有惡意撲面。

  眾所週知,臺灣能否保住國際空間,關鍵在於臺當局能否承認“九二共識”,任命誰做特使,都只是花招虛招,不具實質意義。臺當局不思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卻一再耍小聰明,營造自己“有善意、受委屈、遭打壓”假像,於事態無益有害。

  國臺辦發言人回應,“臺灣方面人士出席APEC相關活動,應符合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1991年10月2日,中國同APEC就大陸、臺灣和香港三方加入APEC問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明確中國作為主權國家,臺灣和香港作為地區經濟體,分別以“中國臺北”和“香港”(1997年後改為“中國香港”)的名稱加入,其“外長”和“副外長”不得參加APEC會議。備忘錄規定,因臺灣以經濟體名義參加,只能派“財經首長”與會。而以往“慣例”,是由年會主辦國事前要求臺灣地區提出代表人選,私下徵得北京同意,三方在交涉達成共識後,由主辦國發出邀請函。

  換言之,臺當局要參加APEC,首先要尊重一中框架,同時必須遵守相關慣例。目前看來,宋楚瑜參加APEC的幾率並不高,就算真的成行,也只是走個過場,不可能重演馬英九時期“胡連會”、“習蕭會”登場APEC的一幕,總之對兩岸關係不會有實質貢獻。(文/黑白自在)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